读史:20世纪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大型水灾和抗洪故事

2020年07月15日 10:27:3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洪水一直是很多民族共同的灾难,似乎从我们有记忆起,就在和洪水作斗争。我国自古洪水灾害频繁,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155年间,大水灾就发生了1029次,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回望过去,历史上的一些特大洪水,至今仍然让人心有余悸...... 

  1931年江淮大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水灾 

  1931年江淮大水,又称1931年中国水灾、1931年长江水灾。这次水灾波及范围之广,史上罕见,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长江、黄河、淮河、珠江、闽江等各流域大小河川,尽告涨溢,泛滥无忌。尤以江、淮流域为甚。

  洪水中的城市道路(图片来源于网络)

  连绵的暴雨与提前而至的汛期,催生灾情。降雨过程持续3个月左右,长江流域不论是近江还是离江较远的一些地方,都留下连降暴雨的记载,譬如安徽的安庆“连日大雨如注”,铜陵“急雨倾盆,连绵十数昼夜”,高邮运河多处决堤,特大洪灾瞬间爆发……与“雨情”相连的是“水情”,这年长江汛期来得颇早,自然是基于入江各河流的汇聚,4月下旬湘江长沙站就出现了每秒12500立方米的全年最大洪峰流量,赣江也出现23米多的全年最高水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随之迅速上涨,汉口站在5月10日超过22米,7月5日接近24米,8月19日超过28米,最大洪峰流量接近每秒60000立方米。而此前10来天,宜昌站水位超过55米,洪峰流量达到每秒64600立方米。汉口及以下的九江、安庆、芜湖、南京等沿江城市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历时,长达两三个月。

  城市道路中搭起木桥(图片来源于网络)

  用麻袋围堵洪水(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水灾,先南后北,殃及中国大陆的23个省的672个县(市)。据《运河专刊》记载,当时里下河地区有1320万亩农田颗粒无收,倒塌房屋213万间,物产损失达2亿元以上,受灾民众约58万户350万人,140多万人逃荒外流,77000多人死亡,其中被淹死的有19300多人。湘、鄂、赣、浙、皖、苏、鲁、豫8省合计受灾人口8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受灾农田面积3.5亿亩,占当时耕地面积的28%,全国死亡约400万人,经济损失达22.54亿元。

  无家可归的百姓挑着仅存的家当流落街头(图片来源于网络)

  灾民流离失所,忍耐着饥饿、寒冷、传染病的肆意侵袭,更多的人死于洪灾之后的饥荒与疾病。一股股流民奔向其他地区,形成了不稳定因素。也有灾民变成土匪,这使得皖北等地土匪猖獗,常行绑架之事,被撕票者难以统计,许多家庭也因此倾家荡产、不复存在。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国力羸弱,没有足够的财力应对救援需要。另一方面,国民政府最早成立的中央赈灾委员会工作不力,也对救灾效果产生了更多的负面影响,致使各方面损失不断扩大。

  1954年长江全流域型特大洪水:百废待兴的中国 又遭受沉重一击 

  1954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情况下,1954年的这场特大水灾破坏了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整体规划。

  那一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雨由夏至秋、从5月到7月,几乎下了整整3个多月,晴天屈指可数。长江全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自枝江以下约1800公里的河段,水位突破历年最高纪录,洪水位持续时间十分长,洪水总量也十分大。

  1954年长江洪水水情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气象专家们分析,此次特大型洪水的出现与气候因素息息相关。1954年晚春初夏,副热带高压偏强,到了7月,副热带高压偏弱,仍然位于北纬18°附近,引导海洋上的南方暖湿气流长时间驻留北上在江淮一带。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来势汹汹,而来自太平洋西北部上空的高空高气压也驱动着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致使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上空缠绵盘旋30日之久,碰撞不断,引发降水。梅雨季节比往年长了1个多月,又偏偏西南太平洋上的赤道辐合带迟迟按兵不动,1个多月没有刮台风,眼睁睁看着降雨带在江淮流域“生根”而袖手旁观。造成了比常年时间更长、强度更大的降水,洪灾便由此而发生了。

  1954年的武汉江滩洪水滔天(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洪水主汛期3个月内累计雨量在1200mm以上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和皖南山区、大别山区。其中黄山、大别山、九岭山区局部地区雨量达1800nnn以上,最大点雨量黄山站达2824mm。由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洪水过大,为保证荆江大堤安全,曾3次运用太平口分洪闸向荆江分洪区分洪,分洪溃口水量达到1023亿m³的情况下,沙市水位达到44.67m,城陵叽水位达到33.95m,汉口水位达到29.73m(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76100m³/s),湖口水位达到21.68m,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与1931年不同的是,面对肆虐的洪水,在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与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展开了顽强的搏斗。就这样,面对汹涌而来的洪水,人们开始主动出击。

  防洪的军民队伍(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江1954年防汛,中下游参与防汛的指战员近1000万人,遍及五省一市,他们日以继夜,也有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终于取得了抗洪斗争的重大胜利,保住了重点地区和城市的安全。

  最终,这次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长江干堤和汉江下游堤防溃口61处,扒口13处,支堤、民堤溃口无数。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洪涝灾害农田面积317余万公顷,受灾人口1888余万,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运行,灾后疾病流行,仅洞庭湖区死亡达3万余人。由于洪涝淹没地区积水时间长,房屋大量倒塌,庄稼大部分绝收,灾后数年才完全恢复。由于长江流域工农业生产和水陆交通运输在全国的重要地位,1954年大水不仅造成当年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对以后几年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1998年长江全流域型特大洪水:天灾人祸下的众志成城 

  1998年,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首要江河发作了大洪水,这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20世纪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之一

  1998年洪水远景(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一年的洪灾有天灾也有人祸:

  受1997年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我国1998年夏季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一条位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另一条位于北方地区。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亚洲中纬度环流异常为长江流域创造了持续多雨的冷空气条件。上述气候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1998年长江流域降雨频繁、强度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同时松花江流域雨季提前,降雨量明显偏多,最终招致洪水。

  长江流域的水旱灾害所以严重,除了气象方面的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由于流域内生态系统的失调: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开发。在山区,毁坏森林、陡坡开荒;在平原,盲目围湖造田,占用行洪洲滩,大大降低了削峰和蓄洪能力,无形中增加了洪水的破坏力。

  1998年洪水俯视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8年,自6月中旬起,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长江水位迅速上涨,出现全流域洪水。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大通站流量8月2日最大达82300m³/s,仅次于1954年洪峰流量,为历史第二位。南京站7月29日出现最高潮位10.14米,居历史第二位,在10.0米以上持续17天之久。镇江站8月24日出现8.37米的高潮位,仅比1954年低1厘米,居历史第三位

  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一声令下,大军开进,誓与洪魔比高低。1998年8月27日,全军部队和武警投入抗洪的兵力达到日最高峰,共27.85万人,其中长江中下游各省17.8万人,嫩江、松花江地区10.05万人,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洪水中的战士们

  1998年长江抗洪期间,南京军区驻九江抗洪前线总指挥董万瑞将军在完成抗洪任务后,在站台与抗洪战士挥泪告别

  从古时大禹治水,再到当代三峡大坝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成,在数千年与水的斗争中,华夏儿女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智慧。时间来到2020,我国当下的经济社会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治理水平等各方面综合实力远超20世纪历史水平,当棘手的汛情再次卷土重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携手并肩,我们必将战胜此次考验。

  参考资料:

  《故事里的故事——1931年高邮特大洪灾和运堤修复历史再现纪实》

  《三组珍贵震撼的洪灾老照片》

  《九八洪涝灾害的深层次原因系统分析》

  知乎:长江史上最大的洪水
          1954年,武汉人民是这样战胜特大洪水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