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实现“住有宜居”, 点“靓”美丽江苏

2020年07月10日 18:31:1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民以居为安。安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近年来,江苏着力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照亮群众的“小康梦”。

  南通崇川区狼山街道中城小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白墙黛瓦的中式建筑上,装饰着复古花纹,清新淡雅。生活在这里,推窗见公园,抬头望狼山,舒适自在。

  曾经的中城小区,米黄色的墙体,年代久远,环境脏乱差。2019年,借助老旧小区改造,拥有10幢楼155户居民的中城小区启动了外立面出新、雨污分流、停车位改造、绿化景观补种等系列工程,实现了大变身!

  记者注意到,这个小区还开辟专门区域,设置了一处信报箱。原来,小区里的老人比较多,在居民的建议下,改造了这处信报箱。狼山街道狼山社区第一书记周进冬:“为了方便群众,我们在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资金当中,专门拿出一部分资金,定制了一套不锈钢的信报箱,无偿供市民使用,确保每家每户一个。现在使用率都蛮高的。”

  为了缓解老城区的“城市病”,南通市政府提出并制定了5年内“老城旧貌换新颜”战略目标,崇川区作为“主战场”,制定了老旧小区三年整治规划。今年,崇川区将有15个像中城小区这样的改造项目。

  而从中央到地方,“老旧小区改造”都被列入各级政府民生实事。2019年,全省推进32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130个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项目,惠及居民25.3万户。今年,省政府将其列入2020年十项民生实事。与以往的小区出新工程不同的是,这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将从政府由上而下的“要我整”,转变为居民全程参与的“我要整”,让居民与建设各方共谋共建,与家园共生共长。

  在南京小西湖片区这一江南民居历史风貌区里,就迸发出老城保护和更新的新思路。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范宁介绍,这次的改造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政府与高校设计专家合作,走进百姓家门一起商量,努力打造有烟火气的历史文化街区。

  70岁的陈鸿荣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院子里住着五户人家,每户只有十多平方米。过道两侧搭个台子就是厨房,几家背对背做饭。屋内糊在墙上的报纸已被熏得发黑,灶台上方的电线也乱成一团。陈鸿荣告诉记者,为了确定最终的改造方案,范宁来他们家跑了四趟:“历保集团请了韩冬青教授的工作室来设计的,设计师设计的是日式的,但是我认为不太实用,然后就跟他们反复地讨论,最终得到了一个心满意足的方案。”

  作为全国唯一的美丽宜居城市试点省,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生态空间、生活便利。百姓的住房条件改善了,周边的生活服务功能也在不断提升。

  走进苏州昆山市祖冲之南路的江南生鲜农贸市场,记者看到江南水乡韵味的装修风格、宽敞整洁的大厅、合理布局的交易区、 “接地气”的地道美食……2018年,昆山将全市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花费数亿元进行改造,江南生鲜农贸市场从当初脏乱不堪的“灰姑娘”,蜕变成精致婉约的“美娇娘”。

  除了 “颜值”的提升,这里还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了“智慧化”的诚信消费模式,以专业技术保障“舌尖安全”,为周边居民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昆山市民赵阿姨:“买菜很方便,都能买到新鲜的菜,而且走进来就感觉清爽、干净、舒适,还有空调。”

  小区内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幼儿园,家门口的便利店、市民公园……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让小区改头换面,更让小区变得“好住”。如今,“15分钟生活圈”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不仅“圈”出群众幸福感,更“圈”出高水平全面小康新生活。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西娇 王德俭 彭迪帆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