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开始以来,镇江市各地按照危化品领域要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安全监管的要求,开展“小化工”专项整治,全面摸排、防范、管控危化品安全风险,重拳出击、精准打击,有力推进了专项整治活动向纵深开展。
京口区围绕“问题大起底、隐患大整改、监管大提升”为目标任务,着眼“四个见底”,推进违法违规“小化工”及“低、散、乱”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厂房场地见底。
以村为单位,对所有闲置厂房、废弃养殖场、建材堆场、矿山宕口等空厂房、空场地进行见底排查、登记造册,参考供电部门提供的动力电用户清单,对用电异常的厂房、住户等进行重点排查,形成“农村地区空厂房、空场地清单”。生产见底。
对发现生产企业(作坊)农村空厂房、空场地,要彻底排查现场,做到设备、工艺、原料、成品、证照“五查清”。对街道企业集中区、园区所有“厂中厂”“前店后厂”按照“五查清”的要求见底排查,建档管理。对所有小作坊、加工点见底排查,形成“小作坊生产经营单位清单”,为甄别非法生产小作坊、黑窝点提供数据支撑。整治对象见底。
对排查出的小作坊等生产经营单位逐一过堂,标准不明确的,聘请专家参与,或送至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验检测,结合区市场监管局提供的化工或疑似化工生产经营单位清单,逐一确认是否属于小化工、小电镀、小铸造等非法生产的小作坊、黑窝点,形成“非法生产小作坊黑窝点整治清单”。经营单位见底。
对照区应急管理局提供的140家危化品经营单位名册,逐一过堂,重点摸清“单位实际地址与领证地址是否一致、经营产品种类、是否在许可证规定范围之内、是否存储危化品、法人是否持证及有效期”等情况,形成“一般危化品经营单位(非储存)摸排统计清单”。
润州区注重在“三个坚持”上下功夫,见实效。坚持“紧前做”。迅即成立专班队伍,实体化开展工作;迅即部署动员,分层级发动安排;迅即启动巡查督查,进一步传导压力。坚持“科学抓”。立足润州区工作实际,做到排查与整治同步、监管与执法同步、违章与严责同步,确保“小化工”专项整治科学有序推进。坚持“常态治”。利用专项整治契机,加强对安全生产规律性的研究,把整治中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逐步探索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镇江新区专题筹划举办2020年安全生产“大宣讲”系列培训活动,安排“事故可以重放、生命不可重来”等四个专题,通过观看警示教育、集中辅导授课、现场演示培训,在强化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业务素养和技能水平,为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