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号的全市庆祝建党99周年大会,对镇江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党小组进行了表彰。今天跟随记者一起来了解被表彰的基层优秀党员常正的先进事迹:
常正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一中队的民警,今年42岁的他,从警已有18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大队党员突击队,定点驻守沪蓉高速公路镇江收费站,担负着进城车辆查控、人员身份信息核查、路口交通秩序疏导等任务。工作中,常正严格要求,指挥引导进城车辆,并认真细心询问、测温和检查登记,将每一个可能与疫情有关的苗头堵截在镇江“南大门”。
在那段时间,沪蓉高速公路镇江收费站成为周边高速公路进入镇江主城区的唯一通道,从这里进城的车辆每天平均3000辆左右。每一次检查都意味着一次冒险,尤其遇到重点地区来的车辆和人员,风险无疑更高。“让我来!”同事们这时听到最多的就是常正嘴中发出的这三个字。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二中队副中队长 康建民:“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有时候有同事生病或者家里面有突发什么事情到不了工作岗位,他主动顶班。在平时交接班的时候,因为我们防控任务比较重,优势后涉及到无缝对接,他每次都是早早地到达岗位点,提前上岗,然后有时候他自己站过了岗,为了让同事多休息一会儿,他都不忍心去叫醒身边的同事。”
大年初二晚上,正在镇江站执勤的常正接到江苏高速公路客服热线96777通报:第二天会有两辆鄂号牌重型半挂货车从湖北枝江送货到丹阳,请求协助检查。常正不顾已经连续执勤14小时,带领辅警前往丹阳站守候,最终将半挂货车截获,确认两辆货车共4名驾乘人员都没有发热等异常情况并进行消毒后放行。“我们也很担心,有点不确定性,不知道车上有多少人,是否这些人员有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他车上携带的物品会不会感染病毒,当时防护的装备还没配备到位,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从警快20年了,觉得这个就是自己的一个责任和担当吧。”
常正同是党员的妻子吴倩雯是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护士。疫情发生后,吴倩雯主动要求参加单位疫情处置工作,除夕进入隔离病区开展工作。疫情期间,微信就成为常正和妻子唯一的联络方式。“虽然我们的职业不同,我们的使命是一样的,当社会和公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义不容辞挺身而出,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就选择了担当。”
常正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归纳出“一看二查三问四提醒”的检查点交通管控工作法,既便于规范民警的执勤执法行为,又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路口拥堵。“有一些是运输抗疫救灾物资的车辆,还有一些是中储粮车辆,当时我们想到了跟运输企业的管理方进行沟通,为这些车辆开辟绿色通道,给他们设置专门的标志标线,让他们能优先通过我们的检查点,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输效率。”
常正曾经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市公安局嘉奖,今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江苏“最美防疫先锋”, 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江苏省优秀党员”。“荣誉既是对我的一种激励,又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我还是一名基层党员,应该在平时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服务群众。”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一大队副大队长 蔡渭涛:“他激励了我们整个大队的民警,积极去向他靠近,向他学习,我们通过他的事例,我们大队全体民警都掀起了向他学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