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保就业,淮安打出“组合拳”!

2020年07月02日 15:36:32 | 来源:无线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强兵兴业”工程

  赋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各地都在想尽办法稳就业,其中,退役军人和低收入群体成为稳就业的重点。7月2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推出多篇报道,连续聚焦淮安退役军人和低收入群体“保就业”工作。

  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出现短期经营困难、岗位供给不足等问题,给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带来不小的冲击。淮安在危机中寻找新机遇,主动下沉,通过网络招聘等多渠道灵活方式,打通堵点,攻坚难点,逐步恢复提升退役军人的培训率和就业率。

  作为淮安首批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之一,记者在淮安顺丰速运有限公司里看到,35名退役军人学员正在接受物流速运行业的岗前培训。公司还为退役军人开辟了入职绿色通道,放宽了就业年龄限制、缩短了储备干部的培养周期,从招聘、培训、管理到上岗全流程制定了优惠政策。

  据了解,目前淮安登记在册的退役军人超过18万人。为满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意愿,淮安启动实施“强兵兴业”工程,将其列入2020年淮安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拨付专款用于退役军人技能培训,针对退役军人开展了涉及电子商务、物流速运、餐饮烹饪等六个行业的岗前培训。

  数据显示,自去年6月至今,淮安已累计帮助退役军人成功实现就业1200余人。未来5年,淮安还将打造市级以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联盟100家,每年确保1000户以上困难退役军人家庭实现动态就业,培育年税收贡献500万元以上,创业致富典型不少于20个,着力打造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的“淮安样本”。

  “扶贫车间”稳就业

  助力脱贫奔小康

  当前,淮阴区积极响应“六保”“六稳”号召,通过“扶贫车间”模式,带动贫困户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脱贫奔小康。在淮安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的就业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给刚生产出来的火腿肠进行包装作业,复工复产以来,该企业订单不减,产销两旺。

  复工复产后,淮安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进一步放宽了招聘条件,面向社会招聘300多个岗位,吸纳低收入户,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今年31岁的库管员墨玲玲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前,她一直在无锡打工。今年老人突发疾病,两个孩子无人照顾,她不得不选择留乡就业。但是由于缺乏就业技能,墨玲玲的就业之路屡屡碰壁。当地人社部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她的就业信息录入了“扶贫车间”信息库,不到一周,就为她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墨玲玲说:“以前在外地上班,不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现在留在家乡工作,上班地点离家也很近,不仅能照顾家庭,每个月还能有四千多元的工资,我很满意。”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帮助低收入农村家庭实现脱贫,淮阴区通过打造“扶贫车间”,将双汇食品、美嘉包装、振达钢管及凯勤运动器材4家单位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并给予企业一次性2万元的用工补贴。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让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既解决了“无业可扶、无法离乡、无力脱贫”的农村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难题,让企业得效益,群众得实惠。截至目前,淮安市已经成立了23个扶贫车间,吸纳低收入农民工396人。

  (来源:央视新闻 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