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江苏名片到伊犁四季花开 | 江苏援疆伊犁

2020年06月30日 22:25:4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们常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是教育大省、人才大省。今年,第十批江苏援助伊犁的350名干部人才中,教师有78名,同时,还有教育部选派的教师390人。他们带着使命和情怀,不远万里来到伊犁州,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这些援疆教师到岗后,迅速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把江苏的教育经验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江苏省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实行“组团式”援疆,为伊犁“传帮带”发展急需人才,帮助伊犁教育重新“造血”。

  据了解,在“组团式”教育援疆过程中,第十批援疆干部创新教育理念,发挥援疆教师组团式力量,立足伊犁教育实际情况,以重点打造品牌示范学校为抓手,辐射带动伊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援疆教师通过开设“江苏援疆教育大讲堂”,把“苏派”教育推向伊犁各级学校,不仅让学生喜欢上了校园生活,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江苏省“组团式”教育援疆不仅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也让伊犁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

  桃李种天山

  怀揣着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的深情厚意,践行着教育均衡化的理想,江宁区援疆教师在特克斯县先后开展了多堂卓有成效的讲座和示范课。他们还与当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共享他们多年教育教学心得。

  今年,南京市江宁区共有11名援疆教师来到新疆特克斯县参与支教工作。蒋启军便是其中一位,其实10年前他就曾经有过一次援疆支教经历,10年后,再次站在了特克斯的讲台上,尽管坐在教室里学生的面孔变了,但是蒋启军饱满的热情和通俗的讲解依然没变。

  眼看着学生即将高考,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蒋启军尽心竭力为学生答疑解惑、查漏补缺,除了忙于高三两个班的教学,他还精心准备了专题讲座,递进式的分析讲解,把词、句、段有机的串起来,强化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考虑到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物理教师马恩来对课程进行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实验课的分量,让他们能够多参与。就在前几天,马恩来还开设了“动能和动能定理”示范课,使学生们更能体会运动过程中的功能关系,增强对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杭庆祥是南京市高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江宁区高中物理杭庆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来到特克斯县高中后,他率先开设示范课,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和当地老师深度融合,制定教法,在一点一滴中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物理教师美丽·卡了木汗 是杭庆祥的徒弟之一,只有两年教龄的她在备课、上课等环节虚心向师傅学习,共享备课资料,在新课导入、问题生成和小结拓展等方面,他们细心琢磨,反复推敲,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美丽·卡了木汗觉得,杭庆祥的问题教学法,非常值得学习,能够以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丽说:“有比较才知不足,知不足才能有进步。援疆教师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创新,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突破。”

  援疆教师、特克斯高级中学副校长张风雷说:“我们和高级中学所有教师一样,扎根这片教学热土,我们会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我们的教师进行分享。用实际行动书写江宁教育人的使命。”

  建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是援疆教师的另一使命。“传作风”、“帮思想”、“带业务”,援疆教师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有效助推受援学校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张风雷说,在此过程中,他们师徒经常相互听课、评课、研讨,援疆教师言传身教,主动无私,引导徒弟乐业爱生、勤学苦研,增长才干、岗位建功!鼓励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也第十批援疆老师共同的心声。

  创新“云”课堂

  为发挥援疆教师的优势,帮助霍城县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进而提高霍城县教育教学质量,6月份,霍城县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了三次江阴援疆教师示范课暨教学研讨活动,活动分别由霍城县江阴小学、霍城县初级中学、霍城县江苏中学承办。

  5月29日至6月4日,霍城县江阴小学援疆教师上了4堂示范课,示范课采用“一拖三”的形式开展,所“拖”学校是萨尔布拉克镇的三所小学:拜西铁烈克小学、拜西铁烈克二校、开赞喀拉小学。这种新颖的上课模式,产生了震撼性效果。

  5月29日至6月10日,霍城县初级中学的援疆教师开了8堂示范课,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产生广泛影响,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6月16日至19日,霍城县江苏中学江阴援疆教师团队开设了17堂示范课,得到了三所学校师生的高度好评。霍城县一中和二中的108位老师通过“钉钉”联播,也全程观摩了示范课。课后,三个学校分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钉钉”视频,进行了联合研讨交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拖三”、“钉钉”联播的示范课堂“云”上活动辐射全县,共享效果佳!参加听课的老师们表示,示范课为他们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教研活动中他们将举一反三,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力争创造最佳课堂效果。

  江苏中学老师陆晓华说:“援疆专家用他们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点亮了我们江苏中学全校师生的心灵智慧之光!”

  和谐促团结

  今年,七位扬州市援疆教师来到了新源县第一中学,开始为期一年半的执教生涯。其中,卢正荣是2018年8月第九批的扬州援疆教师,2020年新的一轮援疆报名工作启动,为了新源的孩子们,卢正荣舍小家顾大家,毫不犹豫地申请继续援疆。除了卢正荣,还有老师陆汉俊是刚刚从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和绥德县支教结束,就又踏上了新疆支教的征程。

  新源县第一中学是由原来的新源县第一中学和新源县第八中学合并而成,民汉合班也才刚刚一年多。“民汉合班”班级的学生成员均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他们的理想信念、生活方式、思想状况及行为个性等方面都具有差异性,因而班级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交融与碰撞,因此他们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学情出发,精准教学设计,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其次是:师生如何平等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民主合作,共建和谐课堂?还有就是: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团结友爱和互帮互助,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进一步消除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三大问题对他们七位援疆教师是极大的挑战,加上新源县第一中学是第一次有援疆教师来支教,所以,这对于他们而言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他们七位援疆教师把到新源县一中来支教,当成是一次好的机遇和新的课题,正如刚到学校的见面会上,校长李明星说的:“把我们学校的学生教好,才是有真本领。”所以,大家铆足了劲,勤奋钻研。于是他们深入了解学情,与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良好师生关系。同时他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因此工作中,他们一直强调应该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谐。因此,所有援疆教师都把"爱生如子,待生如己"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们坚持以生为本,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提高每一位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努力消除两极分化现象。他们努力提供适合孩子天性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考虑到学校的教师偏年轻化,有很多教师是刚走上高中的教育岗位,故每位援疆教师主动提出带三名徒弟,为新老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教育竞争培养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打下了基础。

  其中,陆汉俊看到学生上课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就自己出钱主动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购买了笔记本和笔,同时还为每一位学生购买了一本学习方法的书,教会学生们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自己适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他非常重视三位徒弟的成长,认真分析徒弟们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帮助徒弟们确定明确努力的方向。他每月至少向徒弟们推荐两篇文章,共同学习,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卢正荣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热衷于公益事业。在去年的六一儿童节之际,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是新源福利院孩子们给他送来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原来2018年8月到新源不久,卢正荣就为福利院孩子招募“爱心父母”,希望孩子们能够得到正常家庭生活的温暖。目前,卢正荣正在筹划爱心企业的赞助,希望能够带这些孩子们去扬州参观学习和交流。同时,他还积极利用课间和自习课,义务辅导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任教的两个高二班级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

  初心如兰支教边疆,最是“微处”见担当!道路有多长,眼光就有多远!目前,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中教育,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领衔,江苏省“组团式”教育援疆为伊犁构建了完备的一站式教育体系。优质教育资源的会聚,教育高地的崛起,已然成为伊犁聚集人口的“强磁场”、发展经济的“助推器”。从“全国教育看江苏”一张名片到伊犁“江苏元素”四季花开,江苏援疆干部让教育援疆由盆景形成了风景。第十批江苏援疆干部有志而来,更会有为而归!

  (来源:江苏援疆伊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