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沪上基因 逐浪产业新高地

2020年06月29日 06:00:40 |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唯有协同创新,才能带动高质量一体化。

  盐城智能终端产业园“追高求新”谋发展,立足珠三角,深耕长三角,打造闵行盐都工业园区“拓展园”,加快招引上海优质企业,建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植入沪上基因 逐浪产业新高地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亚洲 曾路婵 摄

  唯有协同创新,才能带动高质量一体化。

  回望盐城智能终端产业园短短五年的建设发展历程,园区始终将“追高求新”理念贯穿于建链、补链、强链全过程,抢抓长三角智能终端产业抱团转移机遇,加快招引优质企业。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智能终端产业园更是将“双招双引”作为接轨上海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近年来,盐都区专门成立接轨上海的班子,盐城国家高新区与上海闵行区和莘庄工业园区展开合作,共建闵行盐都工业园,联合打造集招商、服务为一体的载体,加快打造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目前,智能终端产业园内,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视听、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超百个项目梯次落户,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机、从硬件生产到软件研发的全产业链条,园区企业内部配套、资源互补,集群发展势头强劲。

△盐城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亚洲 曾路婵 摄

  上下游配套完善,上海企业如虎添翼

△江苏精仪达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亚洲 曾路婵 摄

  6月20日,位于江苏精仪达科技有限公司三楼的精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赶制着一批来自广州酒店的订单,他们在各自岗位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一个个料件经过一系列工序后,迅速送到二楼组装间进行零部件组装。

  “这种160型升降机的外屏TB原料以前都是从山东采购的,我们落户智能终端产业园后,原料都由同园区内的青岛元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在质检部经理张雨亮看来,同园区的企业成为原料供应商,不仅大大节约原材料运输费用,公司在调整零部件参数时,同原材料供应商的沟通也便捷了很多。

  江苏精仪达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上海精仪达智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18年落户智能终端产业园,2019年正式投产。企业立足于音视频集成产品,定位服务于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行业,是以科技开发、产品研制、生产销售为主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酒店、政府、金融、交通、综合体等多个领域。

  在智能终端产业园内,像精仪达这样,落户后找到匹配的上下游合作商的企业并不少见。“与上海闵行区和莘庄工业园区展开合作后,我们逐渐将重心放到承接上海智能终端产业转移上,在做好企业服务的同时,新招商对象也是有针对性的,主要选择招引可以拉长或补充智能终端产业链,可以和园区内现有企业配套合作的企业。”智能终端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卢雯雯介绍,对于入驻智能终端产业园的企业,园区不仅在优惠政策、人员招募、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并且帮助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将园区内的企业进行配套、合作,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上半年短暂受到疫情影响之后,目前精仪达科技销售量与同期相比已恢复80%,产能也已达到满产状态,张雨亮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园区内配套设施齐全,能够弥补之前生产车间产能不足的劣势,加上有着良好的政策扶持服务,区位优势明显,适合精仪达长期稳定性生产,对我们的未来发展如虎添翼。”

  龙头作用显现,长三角企业纷至沓来

△江苏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亚洲 曾路婵 摄

  6月22日,位于智能终端产业园三期的江苏泰盟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一派忙碌的景象,NST3代高速贴片机正在高速运转,一个个精密的手机主板经过激光打码、高速贴片、回流焊接等十几道工序后被生产出来,产品下线包装好后,都交付给同园区内的盐城创捷供应链有限公司出口运往目的地。

  “我们公司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中东和东南亚,落户园区后,产品的进出口运输主要交给具备进出口资质的盐城创捷公司,和他们合作以后在进出口方面我们省了很多事。”2018年,传佳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盐城投资创办江苏泰盟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成集团智能终端制造基地,2019年销售额达2.8亿元。在泰盟公司厂长张二勇看来,公司落户园区后好处多多,依托园区内现有资源,公司与其他企业形成广泛合作关系,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自身优势不断扩大,还进一步打开了长三角地区市场。“公司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转到盐城来,主要就是看中盐城作为苏北唯一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优势。”

  在三楼生产车间内,宽敞的生产车间内,六台机械臂正在快速工作,只有几名工人来回检视着生产线。“入驻园区后,公司逐步采购自动化设备,全力打造智能化车间。”张二勇介绍,公司计划在3年内打造智能化车间,利用机器换成提升产能、降低人工成本,实现自动化生产。目前公司已实现6条线自动化测试,使用10年将节省80%成本,产能提升30%。

  发展产业不能靠“等”,盐城自身积极作为。5月18日,“深耕长三角·逐梦新盐城”线上投资环境说明会暨第十三届海盐文化节期间,盐都区成功签约22个智能制造项目,其中18个长三角项目中,12个为上海项目,智能终端产业园迎来更多产业链相关企业。“这些项目的顺利签约和投产达效,必将为盐都打造华东地区最具规模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基地注入新的活力,为‘争当排头兵、建设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上海闵行盐都工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吴德辉看来,这些项目落户,园区的服务功不可没。借力上海龙头作用,园区辐射长三角成效显现:在海盐文化节一个月之后,盐都区又在苏州取得丰硕成果。6月22日,17个,总投资36亿元智能终端项目再次成功签约。

  企业园区共成长,产业迸发强劲动能

△江苏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亚洲 曾路婵 摄

  园区要想提升格局档次,离不开企业的优化升级。去年,盐都区提出新目标,一方面,全区要推动智能产业化,做大增量迈向中高端。始终突出智能终端产业首位度,坚持“招商第一、项目为王”,积极招引品牌整机、半导体等“建链补链强链”项目,确保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另一方面,要促进产业智能化,做强存量提升竞争力。抢抓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战略机遇,深入开展智能制造三年行动,建设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创建一批示范性强、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工厂。

  在园区的推动下,一批批企业纷纷行动起来,尤其是优质的龙头企业更是积极加大投入,提升企业产能。“盐芯微入驻智能终端产业园主要就是看上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的潜力与未来。”作为园区首批落户的上海企业,江苏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一直和园区共同成长。在公司副总经理刘权眼中,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盐城具有靠近上海的地理优势,从市到县区再到园区,都对企业支持力度很大,园区配套设施齐全、先进,具备深厚的发展优势。

  6月19日,在盐芯微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数十名工人操控着全自动机器,自动化生产线正按部就班地进行生产,每个组件经过沾晶、焊线、模压、电镀等十几道工序后下线,再经由机器检测质量。“今年,公司将继续加大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在新设备、新技术的支撑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信息共享,加快产品推陈出新,进一步融入到全市智能终端上下游产业链中,牢牢站稳市场,推动绿色发展。”刘权对公司和整个园区未来的发展都十分看好。

  当前,5G通信、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成为一个高频热词和投资的新机遇,电子信息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通道。今年1至4月份,智能终端产业在疫情影响的逆势下实现开票销售40亿元,同比增长80%;其中30家定报企业实现开票销售37.5亿元,同比增长77%,是盐都区四大主导产业唯一正增长的产业。  

  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企业,智能终端产业园积极对接企业,落实企业需求。年初以来,园区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38项,积极协调企业与上海高校院所进行对接交流,已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项目35项。新建各类创新载体数6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