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提供的往年接警情况也表明,未成年人溺水的高发期是在每年入夏之后,一般是5到9月份,而这其中,大部分警情都发生在城郊和农村,城市占比则要小得多。镇江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处的解江波介绍,未成年人发生溺水的地点基本上是在城郊、农村的一些河道、池塘和水库,那些地方比较偏僻,且没有人员管理。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人数中,超过50%以上属于江河湖海里的溺亡。那么一旦遇到溺水的情况,我们该如何自救呢?专业人士表示,首先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不要盲目地去潜水、跳水。同时,一旦发生溺水,要尽量保持冷静,将身体仰卧在水面上,身体尽量放松,把肚子挺起来,让口鼻露出水面,保持呼吸的状态。同时,将身上的重物,比如口袋里的钥匙、手机等扔掉,并将衣服脱掉,抓住水面的漂浮物,等待救援。
游泳教练钱铭告诉,随着家长的重视,现在每年夏天都有不少孩子来体育馆学习游泳,但会游泳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下水救人的能力。未成年人在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呼喊周围的成年人,同时可以找到一些竹竿、树棍等漂浮物扔给溺水者,或者把衣服打成结,俯卧在地面上,抛给溺水者,一定不能擅自下水营救或者手拉手结成"人链"施救。盲目地施救,不仅不能救回溺水者,反而可能会将自己陷入危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