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6日)是第33个国际禁毒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一个名字——“缉毒警察”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们从事最危险的工作,时常奋战在“生死线”上,却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直面镜头,哪怕授奖立功,也不能宣扬。今天,我们找到了这两天大火的短视频《我的答案》中的缉毒民警原型——南京鼓楼公安缉毒大队的刘警官和余警官。

潜伏、追捕、随时面临生死考验,视频中这些枪击、破窗的惊险画面,都来自南京鼓楼公安分局近年来破获的毒品案件现场,其中一起就是近期捣毁的“制毒工厂”案。民警在工作中得知线索,杨某在南京周边一个山谷中制造毒品。经过半年多的深挖,民警摸清了这个团伙,果断进行收网。南京鼓楼公安分局缉毒民警刘警官介绍当时的情景说,“杨某慌不择路,立刻就跳回了他驾驶的车辆,我们立马冲上前,用警棍把驾驶室的窗户敲碎了,用枪抵住杨某,把他反铐拖出来了。发现他那把已经上膛的散弹枪就放在副驾驶。”

这次行动中,涉案的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警方现场查获毒品15.6公斤,毒品半成品4000多毫升。 刘警官感慨地说,“毒品犯罪是一个重罪,哪怕0.1克毒品,都会构成犯罪,上达几公斤是要判处死刑的,所以很多犯罪嫌疑人做好了心理准备,如果遇到警察,就拼死反抗,毒贩都是亡命之徒。”

选择这份职业,缉毒警察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当下,让他们忧心的是一些新型毒品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而且正向青少年渗透。南京鼓楼公安分局缉毒民警余警官说,“精神药品混合物会伪装成食物,像跳跳糖、奶茶之类的东西,青少年对这些方面防范比较薄弱,青少年不要抱着好奇的心理去尝试陌生的东西,尤其是入口的东西。”

《我的答案》短视频中问道,“你为什么每次都冲那么前?你为什么每天那么忙?”刘警官说,“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毒品的危害非常大,小到危害一个吸毒人的家庭,大到危害整个社会,我们既然选择了从事这个行业,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刘警官给出了铿锵有力的答案,致敬这些“刀尖上的舞者”,是他们的冲锋在前,才有了我们的平和安宁!
(来源:《零距离》记者/刘舒 编辑/国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