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疫情反弹,口罩该怎么戴?

2020年06月24日 11:17:45 | 来源:无线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根据所处地区风险等级不同,对不同职业人员的具体佩戴口罩建议如下:

  (一)普通公众  

  1.居家无需佩戴口罩。  

  2.户外露天活动无人员聚集且通风良好时,可不佩戴口罩。  

  3.人员密集场所

  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租车等:需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②办公场所、写字楼、车间、工地等人员固定的场所:在中低风险地区,如通风良好且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可不佩戴口罩,但建议随身携带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③银行、宾馆、餐饮场所、展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健身房等公共场所:在低风险地区,如通风良好且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可不佩戴口罩,但建议随身携带口罩;在中高风险地区,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④超市、商场、农集贸市场等:在低风险地区,如通风良好且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时,可自愿佩戴口罩;在中高风险地区,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田医用口罩。

  ⑤剧场、影剧院、理发店、地下或相对封闭购物场所、网吧及乘坐厢式电梯等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二)特定场所人员  

  1.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在中、低风险地区,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2.养老院、福利院、监狱、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等场所:在低风险地区,在此机构内生活的人员(老人、儿童、罪犯、患者等)可不戴口罩,外来人员、工作人员、护理人员等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中风险地区,日常无需佩戴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外来人员、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工作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其他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3.邮政快递、进口贸易、物业管理一线工作人员: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托幼机构:儿童不建议戴口罩,工作人员、保育员等建议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5.学校:具备开学条件的学校,在校园内学生和授课老师可不戴口罩,运动时不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6.医院就诊、探视或陪护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三)重点人员  

  1.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从入境开始到隔离结束):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气阀符合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2.居家隔离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独处时可不戴口罩。  

  3.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无呼吸阀符合KN95/N95级别或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

  (四)职业暴露人员  

  按照具体工作性质和技术指南,佩戴相应防护等级口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