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运河上龙舟竞渡,淮安城内端午味浓

2020年06月23日 17:29:1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咚咚咚……”淮安里运河景区畔鼓声阵阵,数十条龙舟似离弦之箭,运动员们奋力划桨,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今天(23日)一早淮安第一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冒雨进行。

  据了解,本届龙舟赛的口号是“赛龙舟、游运河、赏民俗、祈民安”,为期两天,共有来自淮安市县机关单位、各大中专院校、企业的104支队伍参与角逐,分为男子200米直道竞速赛和女子100米直道竞速赛两个项目。淮安市市长陈之常介绍说,淮安是依运河而建、缘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美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在去年主办2019中国龙舟公开赛(江苏·淮安站)的基础上,今年,又精心策划了淮安市首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淮安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建设;旨在进一步打响体育赛事品牌,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唱响“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生态旅游品牌;旨在进一步发扬“踏浪争先、勇立潮头”的龙舟精神,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全力夺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我一直住在大运河边上,过去河里来往的货船很多,现在这些船都从外围走了,城里那一段里运河成了我们在家里天天能看到的景观河。你看看,河水清、绿化好,到了晚上还有亮化,漂亮得不得了,这就是生态宜居!”龙舟赛现场,淮安市民张先生自豪地对记者说。作为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淮安不仅有美不胜收的运河两岸美景,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也是丰富多样。其中,以邗沟北段、古末口遗址、高家堰、清江大闸等为代表的航道及水利工程遗存,码头镇、镇淮楼、丰济仓、清晏园、陈潘二公祠等为代表的城镇文化,以淮海戏、金湖草编、淮阴布艺、楚州十番锣鼓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直都令广大淮安人民引以为傲。

  龙舟赛现场,岸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展示也是一大亮点。民俗文化活动共分为端午传说、民俗展示两大主题版块,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五彩手绳编织、虎头鞋、草编等非遗技艺外,广大市民现场比赛包粽子、开心尝粽子,还有舞狮、空竹等传统民俗项目展示,沥沥夏雨也挡不住浓郁的节日气氛。而现场展出的“盱眙龙虾”“高沟捆蹄”等众多特色农产品让人闻香驻足,纷纷品尝购买。

  (来源:江苏广电淮安中心站/朱延庆 通讯员/徐晋 编辑/苏月)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