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在中国,胃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种。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胃癌患者普遍发现都是中晚期,治疗难度大。而免疫治疗自从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之后,就一直备受关注,但一直以来在实体瘤治疗领域,只有不到20%的有效率。近日, 南京鼓楼医院的一项科研成果,突破了晚期胃癌的治疗瓶颈,将疗效提高了10倍,这一研究成果也被评为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中国,不仅胃癌患者多,而且晚期胃癌比例非常高。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胃癌患者普遍被发现得晚,大约8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患者,治疗起来非常艰难。肿瘤的治疗已经经历了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如今到了免疫治疗的时代。免疫治疗当中,免疫细胞能够有效进入肿瘤深部,是发挥效果的前提。但是,肿瘤组织血管结构功能缺陷等原因,如同穿上了一层"盔甲",100个免疫细胞,只有3个能进入肿瘤组织内部。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刘宝瑞说,这是目前实体肿瘤免疫学治疗的一个技术瓶颈,他们的团队通过对T细胞表面做一种修饰,修饰之后的T细胞在肿瘤组织的聚集和穿透提高了10倍,相应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
T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属于免疫细胞一类,也是免疫治疗的关键,研究团队给T细胞装上" 眼睛",让它们穿透致密的实体瘤组织,更好地发挥抗肿瘤效果。
目前,这一研究已经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了2019年江苏科技进步一等奖。专家表示,如果胃癌在早期发现并进行治疗,5年的生存率能达到90%以上。尽管胃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但有哪些方法能够发现胃癌呢?
刘宝瑞表示,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是胃癌高发区,你的直系亲属有这个病,实际上决定了你可能容易得这样的病。另外,45岁以上的人得肿瘤的概率大一些。如果根据这些综合因素考虑,能够筛出一部分高危的人去进行重点的胃镜检查,那么,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就会提高。
此外,研究团队还致力于肿瘤疫苗的研究。
维持治疗这一理念,在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领域均获得良好的效果。鼓楼医院尝试开展使用个体化新抗原纳米疫苗,对ⅢB、ⅢC术后化疗后的患者进行维持治疗。目前研究已入组24例患者,尚无1例复发。
最终疗效如何,有待更长随访时间来验证。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外文献报道不同,鼓楼医院肿瘤中心使用的是纳米化肽疫苗。据国外文献报道:纳米化疫苗对T细胞的刺激提高了30倍,鼓楼医院肿瘤中心试验室做出的试验结果也有十几倍的提高。
至少证明:纳米疫苗和非纳米疫苗相比,对免疫系统的激活作用成倍增加,并且尚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邓曦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