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技术给资金解心结 江苏鼓励生猪适度规模养殖

2020年06月12日 11:56:1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为充分调动各类生产主体积极性,全面推动生猪恢复生产,江苏近日发布《关于鼓励发展种养循环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全面推动生猪恢复生产的指导意见》,促进农民增收和市场稳价保供。

  《意见》鼓励各地在发展大型集约化生猪养殖的同时,坚持“一场一策”,鼓励和支持生产基础较好、管理水平较高、有养殖意愿的中小规模场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物安全、生态安全水平和规模化生产效率,切实解决“不能养”问题;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发挥技术管理优势和渠道多、种源足、带动强的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经营模式,带动中小规模场提档升级,并通过协调、调动、调度一切生猪种质资源,切实解决“没猪养”问题;在此基础上,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将强化示范引领,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指导,集成推广一批种养循环适度规模生产模式,通过技术服务措施跟进,切实解决“不会养”问题。

  为解决生猪恢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难题,《意见》要求各地在用好用足现有国家和各级生猪发展奖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生猪大县奖励等相关政策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信贷杠杆作用,支持和促进生猪恢复生产——既要增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为符合担保要求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又要开发针对生猪养殖家庭农场的担保产品和风控模型,在坚持市场化运营和做好风险管控的基础上,实施绿色通道办理。

  除了原则性规定,《意见》明确对于200万元至1000万元(含)之间的担保项目,纳入政策性业务考核范围的有效期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并可按规定享受担保费用补助和业务奖补政策;且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符合担保条件的生猪养殖场减免担保费用。

  在完善信贷支持方面,《意见》要求提高银行生猪贷款风险容忍度,将生猪养殖贷款不良率放宽至不高于涉农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加大对各类生猪养殖主体的金融支持,推动银行机构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对资信良好的家庭农场优先发放信用贷款;创新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鼓励银行机构将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生猪活体等纳入可接受押品目录,在土地经营权抵押、生猪活体抵押、农业保险保单抵押等方面开展试点;充分利用规模猪场贷款贴息政策、省农业信贷担保优惠政策,保障猪场生产流动资金需求和建设资金需求。

  此外,江苏还将创新保险支持方式,完善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扩大生猪保险覆盖面。《意见》鼓励各地、各保险机构探索种公猪保险、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型险种,逐步扩大生猪养殖保险保障范围。

  养猪怕生病,病死就亏本,这是当下很多养猪户的心结。为了提高各类生产主体的积极性,在支持各地做好技术和资金保障的基础上,《意见》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突出抓紧抓好清洗消毒措施的落细落实:

  一是要切实抓紧抓实集中消毒周行动和集中灭蝇灭蚊灭鼠活动,净化生猪养殖场区及周边环境,加强科学选择消毒方式和消毒药品的指导,组织对消毒后的环境、车辆等效果评价,确保消毒实效;

  二是突出疫情监测排查的覆盖面、及时性和科学性,加大对生猪空栏期家庭农场圈舍及环境的监测力度,做好监测服务。对生猪在圈的家庭农场,定期开展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监测排查,及时排除风险隐患;

  三是突出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以镇(乡)、村(社区)两级为主体的动物疫病防控监管网格,建立网格管理人员清单和监管服务对象清单,加强对从事生猪养殖家庭农场的网格监管,及时掌握生产动态,落实调入落地报告、调出检疫申报、免疫、消毒、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压实防控主体责任,切实解决“不敢养”问题。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