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有哪些防病祛湿小贴士?看这篇就知道了!

2020年06月09日 16:06:4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6月9日起,江苏淮河以南地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梅雨季节,南京入梅也进入倒计时。每年的6、7月份,是天阴有雨的梅雨季,变幻无常的天气常会使人感觉不舒适,犯困、易疲倦。梅雨季节需谨防哪些疾病乘虚而入?饮食起居上注意些什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多位专家马上为您带来最实用健康的小贴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该院皮肤科主任王飞提醒,这个季节最常见的皮肤病是虫咬性皮炎和足癣。蚊虫叮咬后出现由于抓挠引起的红肿过敏等症状,不适合用激素性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专家建议,不要去草丛或者植物茂盛的地方,室内保持通风;足癣在梅雨季节活动也较为猖獗,汗多和穿不透气的鞋袜是诱发足癣的两大因素,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鞋袜。

  天气潮湿,加上劳累、熬夜会影响肠胃功能,再或是误食了变质发霉食物都会引起胃肠不适。该院消化内科陈洪主任医师提醒,将生熟食物分开,不吃隔夜餐,同时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或长时间开着风扇,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发作。

  此外,膝关节痛也进入高发期,其次是踝关节和肩关节疼痛。该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屈留新提醒,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应少吹空调,避免久坐或是过度劳累。备些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的药物。若关节疼痛加重需及时就医,对症治疗,缓解疼痛症状。

  梅雨季节,暑热和雨水相互作用,暑热越重,空气中越潮湿,就是常说的“暑必夹湿”,该院中医内科张荣春副主任医师介绍,夏季暑湿明显,易侵袭人体而致病或不适,主要影响人体脾胃功能,表现为全身乏力、困重、腹胀、纳食不香或恶心呕吐、大便黏滞等。

  张荣春副主任医师说,夏季胃肠道不适,如腹胀、食欲差、大便不成形,或兼有感冒,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是家庭必备,适当服用,无病可防、有病可治。

  饮食上,中医认为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建议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冬瓜、丝瓜等。张荣春副主任医师推荐两款健脾利湿的药膳,即薏仁赤小豆汤和山药冬瓜汤。薏仁赤小豆汤,取薏仁、赤小豆各50克,煮烂,喝汤即可。山药冬瓜汤,取山药50克,冬瓜150克,做汤即可。还可用绿豆、赤小豆、薏米、茯苓,煎汤或煮粥;还可用佩兰、荷叶泡茶饮;炒菜时放点生姜、桂皮、砂仁、蔻仁这些香料,都能有防湿、祛湿功效。

  除药膳外,还可通过针灸疗法祛湿。该院针灸科主任高建芸说,在多雨季节,容易湿气重,以经络病(颈肩腰腿痛等)和脏腑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炎或胃寒等)为主,可通过脐疗、火罐疗法、穴位贴敷以及温针灸等疗法祛除寒湿症。

  如何安全度过梅雨季预防疾病发生呢?专家提醒:要饮食清淡。少食油腻和辛辣、甜品,少饮酒、少吃冷饮,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作息规律。不熬夜,尽量晚上10点前休息,中午最好能小睡片刻,以缓解暑热天气所带来的疲倦无力感;适量运动。傍晚时分去户外走走,适度锻炼出汗排湿,但不要大汗淋漓,同时注意出汗后要勤换衣,以免诱发感冒。同时,不要长时间接触潮湿的地方,不要过分贪凉。若感觉闷热,使用空调适当降温和抽湿。作息规律、调整饮食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防止湿邪的产生。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零距离》记者/王华素 编辑/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