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摊经济的异化:豪车摆摊,缺的是啥?

2020年06月08日 07:00:39 | 来源:淮海经济圈周刊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夜之间,地摊火了。

  地摊经济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组漂亮异常的数字:10万人有了工作。但是这10万人的地摊大军,正在悄然变成一个娱乐化的秀场。

  在江苏徐州的市中心位置金鹰商场附近,市民广场早已被摆摊大军占据。和摊主同框出镜的,还有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的豪车。

  不仅有奔驰、宝马、奥迪这等传统豪车品牌,还有像玛莎拉蒂、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豪华跑车。售卖的商品,多是一些布偶、小饰品、服装等。

  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也都有出现。更离谱的还是云南昆明一主题公园,免费提供摆地摊摊位,但前提是你得有一辆豪车。

  豪车成了上街摆摊的标配,甚至发挥着“经营许可证”的作用。难怪有网友评论说:是我不配摆摊。

  很多看到这些豪车都纷纷赶过去围观,很多人都感到不解:这些开得起百万甚至千万级别豪车的车主,真的会缺这些摆地摊的钱吗?

  在这里,与其讨论他们是不是缺钱,不如认为缺的是流量和展示自己的秀场;对于地摊而言,缺位的则是有关单位尽职履责的管理。

  如果留意豪车摆摊的现象不难发现,这其中年轻女孩子非常多,并且有一部分是边摆摊、边开直播。她们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地摊,表面上,可以理解为是体验生活,但实际上,是为了拍摄小视频蹭热度——为了吸粉也算是绞尽脑汁。

  本来充满烟火气的地摊经济,在徐州已经变成了在老百姓面前展示财富的舞台。这样的地摊经济到底能拉动多少内需,解决多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能因为从理论上得出“放开摆地摊能够实现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这个结论,就可以让摆地摊挣脱基本的管理而没有了章法。

  从道理上讲,到底是骑自行车摆摊,还是开豪车摆摊,纯属个人自由,其行为只要在法律规定的框架之内,都是被允许的。而且,开豪车摆地摊的现象,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成为另一种“常态”:

  开奔驰S600摆地摊卖手机壳,开保时捷卖鞋袜。但是,在“后疫情”这种旨在复苏地方经济的宏观环境下,以开豪车摆地摊的名义来收割流量、制造话题,从情理上讲,自然让普通大众难以接受。

  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些摊主开的豪车是租来的。虽然租车会支出一笔不菲的花销,但总的算下来也不会亏本。

  因为这种“地摊”和“豪车”之间的反差,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其成交量也往往会高于普通摊主。以豪车作为视觉上的广告招牌和隐形的信用背书,这也是开豪车摆地摊背后的基本套路。

  不论哪种情况,就目前而言,全国各地放宽摆摊限制,是为了给更多的普通百姓多一个赚钱养家的选择,为了丰富市民的夜生活,也是为了给无业者提供再次创业的机会,复苏经济、拉动内需。

  但是在徐州,这种最具城市烟火气的地摊经济,正慢慢成为一道风景,衬托出的,不仅是城市的繁华或者浮躁,还有相关单位“懒政”管理意识的缺位。

  对于徐州地摊出现的这种现象,有关单位也不妨给地摊经济降降温。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徐州市民更希望看到的,是摆摊能回归到最简单的摆摊,而不是成为某些人蹭热度的工具,使那些真正需要摆摊的人,有地方摆摊。

  (来源:淮海经济圈周刊,编辑/程梦青)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