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
小区、学校、商场、地铁......
在苏州
垃圾分类随处可见
而对于经常在水上生活的船民们来说
如何正确“垃分”?
一起来看看吧!
“船舶名称:苏州救捞01;可回收物:0.40千克。”
在苏南运河吴中水上服务区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处,船民刘德根拿出手机扫一扫,然后将几个空的塑料瓶投放到绿色的“可回收物”垃圾桶里,船舶垃圾接收系统中间的屏幕上立即显示“船舶污染物计量信息”。
记者了解到,从6月5日开始,吴中水上服务区和苏州3座交通船闸(张家港船闸、虞山船闸、杨林船闸)的8套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正式投入使用。
“以前没有这些装备,船上的垃圾没地方扔,有的船员会直接扔到水中,这对水环境造成极大污染。”苏州市航道处养护管理科副科长谢长进告诉看苏州记者,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的建设规范了船民送交船舶污染物的流程。
船民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进行操作,设施可识别和采集靠港船舶身份信息、污染物送交时间、地点和送交量等数据,实时上传至船舶污染物电子联单平台,全流程1分钟内完成。
抢先试用船舶垃圾接收系统的刘德根是“苏州救捞01”船舶的船长,平时他跟妻子两个人长期驻守在船上。对这一新设施他感觉很方便,“保护环境,船民也有责任,除了菜叶菜渣等可以方便地丢弃,空的塑料瓶子、旧电器、旧纸板分类后还能回收利用,不浪费。”刘德根笑着说道。
记者了解到,在吴中水上服务区内,设有两套船舶垃圾接收系统,每套系统配备4个分类垃圾桶,分别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每个垃圾桶容量为240升。
吴中区航道管理处主任刘晓峰告诉看苏州记者,吴中水上服务区日均停靠船舶20多艘,日均产生垃圾0.2吨到0.25吨,环卫工人一天一清,现有的垃圾接收系统足够容纳。
苏州航道部门表示
接下来将实施
杨林塘太仓双凤与昆山金鸡河水上服务区
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项目
截至今年9月底
苏州市境内所有水上服务区及船闸
都将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的建设
确保船民们垃圾分类更方便!
(来源:看苏州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