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外出戴口罩、推荐好书(电影)、我们在扬大等你!”这些分别由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等多国语言写成的花花绿绿双语防疫小贴士随着爱心包裹奔向全国各地。
5月31日下午,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第二党支部携手学院团委、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举行了“战‘疫’时刻,别样‘再见’:包裹邮传师生情”主题党日活动,将用心打包、整理的三百多份爱心包裹寄往全国各地的学子手中。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打破了以往传统授课模式,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昨天,虽然天气闷热,但教师党员们还是早早来到了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东区宿舍三号楼前,和学院团委负责老师汇合,开始了4个多小时的包裹整理、邮寄工作。
为给同学们当起了邮递员,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上门取件”服务,志愿者老师们与每一位同学进行视频连线,“点对点”“物对物”一一进行确认后才进行打包。邮寄的物品有书籍、衣服、电脑、生活用品等等,种类繁多。一件小小的物品可能会让“取件者”辗转好久方能找到;又或者在结束视频通话后学生突然又想起某样物件,老师们都带着十二万分的耐心与细心为他们寻找。
汗水湿透了衣服,缺水的嘴唇有些难受,每位党员志愿者却都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视频连线、填写信息、打包整理、上下搬运。经过4个多小时马不停蹄的工作,三百多件大大小小的包裹被小心翼翼地搬到宿舍楼一楼大厅。
看到自己的专业课老师亲自到宿舍为他们“取件”时,学生们既惊讶又喜出望外。“陈老师,是您吗?真的好久不见,谢谢你们!”日语1901班赵田田同学看到任课老师陈安梅时,高兴得有点语无伦次。“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每位同学在切断视频前都用最质朴的词语表达了对老师们真诚的谢意。
“老师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党员学生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即将走出校门的我,定会沿着老师们的足迹,不负国家,不负青春,努力奋斗!”本科生第二支部支委、国旗护卫队三支队队长、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日语1601班的毕业生郭东怡如是说。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赵春丹表示:“特殊时期,学生既然有需求,那我们尽力满足他们,不仅做好‘教书匠’,更要做好‘育人者’;不仅是知识技能的‘讲授人’,也是支持学生宅家学习的‘邮递员’、‘搬运工’,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学院、老师永远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专业教师正在用实际行动教育同学们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陈安梅 孙月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