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波回忆杀!60年前的六一儿童节原来是这样过的……

2020年06月01日 16:05:52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兴奋最开心的日子。可你知道五十年代的“六一”儿童节是怎么过的吗?康乐社区老党员颜弼成讲述了他的集糖纸的童年回忆。

  一

  吃糖不是一件容易事

  集糖纸大都靠检

  在颜弼成的家里,搜集了很多六十多年前的糖纸,这些年代感十足的糖纸被颜弼成精心保存。

  “我知道,在收藏界里,糖纸是没有一席之地的,我留糖纸至今,不是因为糖纸的价值,而是珍藏着我童年时期的一段段的往事和经历。”颜弼成告诉记者,当初家境一般,吃糖不是一件易事。能吃到太妃糖、牛奶糖,是一件最高兴的事了。据颜弼成介绍,那时的糖果有硬糖和软糖。软糖一般是牛奶糖,也称奶油糖,比较贵点。高档一点的,还有大王水果糖和大棒棒糖。

  颜弼成说,由于平时吃糖较少,所以留存的糖纸也不多,集糖纸主要靠放学回家的路上去拾。高兴时,还会和邻居的孩子在节假日里,沿街走巷去拾。由于兴趣的专注,一年下来也能拾到不少的糖纸。

  

  自己研究集糖纸方法

  两本相册分装成为童年回忆

  糖纸怎么集?颜弼成有自己的方法。糖纸拾到以后回家就忙了起来,首先要分清干净的和脏的。干净的糖纸,用盒子先存起来,脏的留下来,要清洗晾干,然后再保存。

  糖纸中,尽管形状彩色图案不同,但材质就两种,当时一种叫玻璃纸,一种叫蜡纸的。玻璃纸的易脆裂,夹在书本中比较好,打蜡的糖纸折印较多,回来时需抹平,必要时需要放在热的锅盖面上,让蜡烛微化消去痕迹。更多的是点一支蜡烛,小心翼翼的把糖纸放在火苗上熏烤,直到白色的痕迹去掉才保存。这种方法一次处理好多。

  颜弼成集糖纸到初中就搁置了。师范毕业以后做了教师,颜弼成有一次回家在整理旧书本时,偶尔发现了两本存有糖纸的书才勾引了回忆,又激起了兴趣,再查找时,其他的都没有了。我问了母亲,她告诉我,糖纸么?给婆婆着炉子,引火烧掉了。这时我感到很痛惜也无可奈何,不过剩下的,颜弼成可当个珍宝,花了点心血,用两本相册分装起来。

  

  糖纸厂地、设计多元

  折射当时食品产业的发展

  现在共有糖纸228张,扬州本地的有40张,全国各地的188张,值得高兴的是扬州五一食品厂还有三套(熊猫,多维,金扇),其余是散的。

  从厂址来看,上海的较多,说明上海的食品产业发达,与扬州的供求关系密切。

  从糖纸的设计的内容来看,有吉祥类,动物类,水果类,花卉类,营养类,地方景点类及其他。

  吉祥喜庆类较多,说明糖果行业看重当地的民俗风情,适应人们追求美好愿望,以谋求最大盈利的目的。

  可喜的是,糖纸的设计,把本地的自然风景名胜作为鲜明的标志,表明糖纸早已经成为旅游品牌的宣传,为当地的旅游事业默默地做着贡献!

  “算算时间也60多年了,每次拿出来看看,总是说不出来的一种喜悦。”颜弼成说,孩提之时,趣集糖纸,偶存至今,不亦乐乎。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沈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