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南京风景优美,文化底蕴丰厚,是一座高颜值、高素质的城市。当南京不止是一个城市名称,而是一门独立地方学的时候,它会散发出哪些新的魅力呢?5月29日上午,《南京学研究》系列图书首发,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马振犊、南京社科院科研处处长邓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潘知常等学界专家从学科角度对南京的文化传承、城市发展提出了见解。
由南京出版社出版,南京市社科院院长曹劲松主编的《南京学研究》以“南京学”纵横谈、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古都历史与景观变迁等六大板块组成,涉及自然、历史、地理、人文、社会、文化、文献等多个方面。它既向读者展现了南京从古至今的城市变迁、政治发展、文化传承,也是一本极具学术价值的系列图书。或许你知道南京建城于公元前472年,但你了解在这近2500年的岁月里,“地理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影响南京经济的吗?在这本书里,你都可以找到答案。
南京本身是一个城市概念,也同时浮现出人们对于南京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记忆和符号,而“南京学”实际上是在研究这些记忆和符号的基础之上,让它构建成一个体系,让人们能够在对符号理解的背后,找到文化的精神和文化的精髓。
若是单论研究南京的资料,自然不在少数,南京学创立的必要性在何处?南京出版社社长卢海鸣表示,虽然社会资源很多,但是缺乏系统性、均衡性,“南京学建立的意义是对南京这个城市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建立一个系统完整的研究,也为南京这座城市的学人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
分散零碎的研究和资源无法拧成一股力,而构建成一个研究体系的南京学,则能拉成一张钩织细密的弹力网,支撑城市未来的发展。在曹劲松看来,南京学的建立能够让沉寂的历史文化迸发新的时代价值,提升南京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南京学研究》系列图书作为相关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也将持续向海内外的学者征稿,每年推出1-2本图书向大家展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晚18:30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栏目。或者下载荔枝新闻、我苏APP。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雪彤 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