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成果展将于本周六开幕,今年的房展会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融入了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将对徐州近年来的发展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在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徐州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持续增强。
记者来到纵一路地下综合管廊其中的一个舱,纵一路地下综合管廊目前已经建设完毕,具备了交付使用的条件,这里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看到周围都是密密麻麻的支架,未来各种不同规格的电缆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支架进行布线,避免了马路开肠破肚、马路拉链这样情况的出现。
纵一路综合管廊工程从杏山子地铁站到黄河南路,全长3.4公里,分为电力舱、热力舱和水信舱三个舱体,整个管廊在地下4米左右,宽度为10米,管廊内净高是3米。电力、热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等管线可以在不同的舱室内独立布设。中铁二十局纵一路综合管廊项目部副总工程师唐健康介绍:“各个舱的功能不一样,像热力舱一个是维修的问题,它好维修,还有一个它的特殊性,如果热力舱发生问题的话,不波及到电力和水信,电力舱对防火要求比较高,电力电缆会发热,电力舱的消防设施就比较齐全。”
纵一路综合管廊正式启用后,杏山子大道附近的各类管线布设就彻底解决了道路重复开挖的问题。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是徐州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一个体现,除了纵一路综合管廊外,目前还有五山公园综合管廊、建国东路综合管廊、泉润大道综合管廊等项目在建。
近年来,徐州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着力补齐城乡建设领域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力。近十年来累计投入近3500亿元,先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快速路、音乐厅、美术馆等1200多项城建重点工程,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备,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与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城市布局、发展形态正在加快形成。
今年,大龙湖国际会议中心、淮海国际会展中心、高铁新城建设、北部生态新城开发等功能性设施工程的建设也在全面推进中,这些重点项目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胡艳 徐州台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