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今天的“‘六稳’‘六保’看苏州”系列报道,我们一起来关注苏州的粮食安全。
趁着天气晴好,相城区的这块农田里,联合收割机轰轰作响,在金黄色的麦浪中来回游走,拉开了这一季麦子的收获序幕。别看现在一副丰收的景象,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洼地和废弃鱼塘。相城区漕湖街道综合科副科长龚丹青介绍:“ 2019年的话,我们对街道内的“三优三保”新复垦地的一些宅基地,进行了土地的验收,并进行了一些对土地的开沟,安装水电,进行了一些农田基本配套设施的优化,大概1800亩吧,保证我们的粮食储备。”
稳面积,是稳产量的前提。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得少于上年”的目标要求,今年苏州粮食播种面积要达到178万亩,其中水稻面积103.7万亩,粮食产量达17.1亿斤。苏州把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区市,各区市落实到了乡镇村。全市今年将建设完成新增高标准农田20万亩,部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25个。
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在这个温室里,记者见到了一片硕果累累的番茄“墙”。这个番茄,是选择无土栽培的模式,立体栽培的。每一个番茄是挂在藤蔓上的,番茄是从去年的9月份一直种到今年的6月底结束。
时间长,产量高,这种小番茄因此也被称为“无限生长型”。不过记者注意到,偌大的温室里,看不到工人的身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业基地里超7千平米的温室,只有5个工人,其他的都交给了自动化设备。
为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今年,苏州还将确保新增蔬菜地1000亩,力争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25个。同时要督促各地加快猪场建设,加快生猪产能恢复。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 记者/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