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下,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保护长江母亲河“健康江来”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陈伟,再次来到这熟悉的地方。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想通过放流来表达对长江母亲河的爱。”陈伟介绍说,“今后,我们将把每年的5月20日作为固定放流日。”
陈伟从小在长江边长大,一家人靠在长江里捕鱼为生,可以说是长江养育了他们。陈伟儿时便默默许下誓言:等到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为长江做点事。
陈伟从2018年开始向长江放流河豚鱼苗,是泰州市以个人名义出资增殖放流濒危品种的第一人,两年共累计放流17万尾河豚鱼苗,他也因此入选了2019年7月“中国好人榜”。今年,是陈伟第三次向长江放流河豚鱼苗。
与前两年略有不同的是,今年放流的6万多尾鱼苗是在陈伟自己的河豚养殖基地自行繁育的,数量虽然比往年要少,但价值却一点也不低。据了解,此次放流的河豚鱼苗已经在基地繁育了2个月,目前的市场价格是3元/尾。也就是说,此次放流的鱼苗总价超过18万元。
“前两年的河豚鱼苗个体偏小,放流成活率相对较低。”陈伟解释道,“繁育2个月后的河豚鱼苗,个体已经相对较大,比起幼苗更能适应外部生存环境,成活率将达到85%以上。”
“陈总又来放流了,我们把船划过去帮忙。”说话的是高港区护渔队的队长赵押宝,是位老渔民。长江禁捕退捕以来,老赵和其他渔民一样,洗脚上了岸。年初,政府组建护渔队,老赵被推选当了队长。知道陈伟要来放流后,老赵早早准备了一条小船赶来帮忙。
当然,对于陈伟的“撒钱”行为,也有不少人曾经质疑过,甚至有人表示,他就像是个傻子。但陈伟却毫不在意,在他心中,撒下去的不是钱,而是希望的种子。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