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问教育|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大学生要涵养家国情怀

2020年05月19日 15:03:4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疫情期间,一大批90后医护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体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担当,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着爱国之心。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施卫东的提案建议大多围绕教育工作的重点、热点。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施卫东提交的10个提案,有4个与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大学生就业有关。今年两会,施卫东的5份提案与教育相关,包括建议“加强少儿科普图书体系建设”“学校门口设置发光斑马线”“建立高中阶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

  其中“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涵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提案,从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出发,经多方调研撰写。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不紧,难以涵养家国情怀的根基;爱国主义教育的形态单一,没有唤醒或活跃家国情怀的成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亟待丰富,家国情怀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

  涵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利于青年大学生践行爱国精神,实现爱国情感、强国意志、报国行为的高度匹配。他建议,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课程思政建设,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引导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进爱国情感,“我认为,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兴趣走到哪里,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跟进到哪里,这种跟进式教育不仅有利于科学决策,更参与了学生的生命成长。”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施卫东建议,高校要结合实际,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比如说,我们要开展大学生的党日、团日、主题班会以及主题教育活动,上好‘信仰公开课’,开展‘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读马列经典、传诵中国文化经典、红色故事等理论学习活动,包括通过升旗仪式 、入党入团的一些仪式,来增强规范性和感染性,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

  施卫东还建议,要精准把握大学生家国情怀状况与动态,培养大学生的制度自信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将制度自信最终落实到推动中国发展的行动中,同时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到家国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关系,要培养青年大学生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胸襟,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世界观、历史观与人生观中的有机成分。”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王健安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