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们为自己直播“带货”的画风会是……

2020年05月17日 21:20:1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疫情影响下,博物馆们纷纷解锁了崭新的营业姿势——直播。

  上至故宫国博、下至地方博物馆纷纷开播,要问近来最666的讲解员都在干啥?八成是当主播去了,众所周知,不会带货的主播不是好讲解员。

  然而,仅仅是讲解员直播,还满足不了“脑洞星人”的脑洞。

  如果,文物们活了起来,表示要自己为自己直播带货,画风会是——??

  我们从各地博物馆中,挑选了7件画风日常、功能实用的“文物宝贝”,边带货,边科普,给大家尝鲜 ↓↓

  (文物不能买卖!玩梗仅为博君一笑,请勿当真!)

人头壶

新石器时代 | 西安半坡博物馆

  ——所有宝宝!

  虽然我也像个宝宝,但我是很有资本叫你们“宝宝”的人……的壶。

  看我圆滚滚的“肚子”,装水容量很能打。在处于母系社会的远古时代,这象征着孕育生命的母亲。

  正面看我像个陶俑,其实是把注水口藏在了背后。小小的眼睛和嘴巴是出水口,一旦水加太满,我就会流“口水”和“眼泪”,嘤嘤~

  颜值不比后世小鲜肉,但看这朴实的吃土色,就知道我奉行的是简洁实用主义。

  看我这微微一笑,买我吧,欸嘿嘿~

鸮卣(xiāo yǒu)

商朝 | 山西博物院

  ——我的妈呀!我也太可爱了吧?!

  本宝宝名号虽然不响,实际却是老网红了,2011年就被沙雕网友玩出道了。

  那年有个叫《愤怒的小鸟》的游戏很火,于是 ↓↓

  似乎跟安卓也挺像??

  其实,“鸮”指猫头鹰,“卣”指酒器,我是祭祀仪式用的酒器。

  虽然长得魔性,但我身上有夔纹、垂鳞纹、雷纹等繁复花纹,蕴含线雕、平雕和凸雕等多项工艺,是货真价实的青铜器珍品。

  至于我一盛酒的为啥这么逗比?可能是主人喝了假酒吧~

  摆在现在的家里,我可以装糖果、装点心(应该比楼上宝贝能装),集颜艺、工艺和实用性于一身!买我!咕咕~


狸猫纹漆食盘

西汉 | 湖南省博物馆

  ——发出主子的声音:摸一凹!喵!

  我是象征贵族的漆器,陪我在地下吸猫千年的“铲屎官”,是马王堆辛追夫人。

  看我这云纹!简约美观,黑漆舒展描画,朱漆细细勾勒;

  看我这黑喵!眼睛瞪得像铜铃,尾巴竖得像天线!黑猫警长和龙猫都在cos它 ◐/v/◐

  盘底三字“君幸食”——日子再难,也要吃好喝好。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把又暖又萌的我送给TA吧,两人一起吃饭。


错金铜博山炉

西汉 | 河北博物院

  ——公子小姐,修仙否?

  我来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那个拥有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的宝藏墓。

  我的设计感和细节程度,几乎无可挑剔:炉座由三条水龙拱立,炉身+炉盖合体,铸成海上仙山“博山”。

  仙山高低叠嶂,山间虎豹奔走、小猴远眺,错金云纹沿山势穿行,山体有镂孔。待熏香升腾,便是“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自我之后,山型熏炉都被惯称“博山炉”,但我“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低调奢华的黑金、精雕细琢的造型、丰富生动的细节,还有出圈光环加持。选我,你便是神仙本仙。


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 | 中国国家博物馆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 ”

  你们现在的rapper,都得敬我声前辈。

  我是出土自成都的老rapper了,看身材就知道小日子巴适得板。

  虽然胖点,但我是灵活的胖子、多才多艺的胖子。

  戴着帽、抱着鼓、敲着槌、翘起脚,我开开心心表演2000年啦,也想逗你开心。

  带我回家吧,把我摆在书桌上,加班自闭到头秃时,不妨看看我哈哈哈的脸。

  你是不是笑啦?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


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 | 苏州博物馆

  ——这绿豆色!太好看了吧!?

  为何我叫“秘色瓷”?因为我釉料配方保密,烧制难度极高,曾是专贡皇室的珍品,在瓷器圈内低调但高级。

  我的造型是朵半开的荷花,淡雅出尘,辅以素净的绿豆色,一看就很适合夏天消暑。

  燥热的日子,端起我泡盏热茶吧,想象自己不是办公室里的上班族,而是水榭里优雅的公子小姐。

  将水光花影摇碎,舀一汪江南的清漪。胸中有诗意,琐碎的日常生活,也能开出美好的花。


金蝉玉叶

明朝 | 南京博物院

  ——OMG!金玉CP,可萌可御,这是国风高级感!

  我是明朝贵妇的发饰,一看就是贵气十足的亚子——

  金蝉,含金量达95%,形态逼真(简直自带“吱儿~吱儿~~”BGM),蝉足轻巧,蝉翼轻薄,全身纹理细腻精致;

  玉叶,和田羊脂白玉雕琢而成,莹净剔透,线条温润,连叶脉的凹槽都自然清晰。

  试问,哪位汉服小姐姐,能扛得住我这可萌可御的颜值和质感?

  盼着夏天的风,盼着美好的小姐姐,让我亲亲你的云鬓叭!

————

  我们渴望被珍藏,免于辗转流离;我们渴望被熟悉,免于尘封高阁。

  博物馆大不同了,能直播云游、能3D看展;有文创周边、有逛吃茶歇;上过综艺,拍过纪录片。

  喜欢文史,貌似没什么用,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来博物馆,也不只是求科普,更是求一种穿行于现代和历史夹角的生活文化。

  别只在今天,以后也常来看我们叭!

  ( 荔枝新闻专稿 文 / 王雨琦 )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