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2020年5月,南京出台了《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5月15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意见》 进行解读,记者了解到,全市法院将扩大被执行人财产的网络查控范围,今年底实现不动产的线上查封。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三年来,南京市两级法院全力攻坚,累计执结案件14.1万余件,未结案件从2016年底的9491件下降至2019年的6373件,累计执行到位金额335.81亿元,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离 “切实解决执行难”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制约执行工作长远发展的综合性、源头性问题依然存在。
“查人找物”一直是执行中的难点。此次《实施意见》着重强调要进一步健全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根据实际需要扩大查控范围,实现网络化、自动化查控。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刘红兵表示,南京法院已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针对机动车、住房公积金和养老金的线上查控和划扣,有关不动产、股权和理财产品的线上查控系统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底上线。“目前不动产查控系统在调试阶段,对被执行人名下股权、保险公司的理财产品以及银行理财产品也纳入点对点查控,实现足不出户实现网络的查询和控制,大大提高我们的执行效率,节约执行资源,到年底这样我们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一网打尽的要求基本落实到位” 。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促使其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实施意见》还提出推动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机制建设,除了限制其高消费外,还要建立覆盖范围广、惩戒措施多的信用惩戒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信用惩戒得到落实,通过信用体系建设,让其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让你在社会上生存空间受到压缩,倒逼一些案件发生之前就得到有效解决。”刘红兵介绍。
记者了解到,《实施意见》明确对公职人员的失信行为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目前依托南京市大数据中心,全市已经在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中落实个人信用报告和审查机制。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查多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