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后,孩子在学校怎么上体育课成为了不少家长关心的话题。为了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全国各地的体育老师们招式尽出。有踢毽子的,跳大绳的,玩套圈的……下面介绍一个不一样的,保准让你大开眼界!
把体育课上到了太湖里,见过吗?进入初夏的苏州,风和日丽,太湖的风景愈发怡人,湖面上的小小帆船更是增添了不少“姿色”。
这一只只小小帆船正是由苏州市吴中区临湖第一中心小学帆船队的小船长们掌舵的。复学复课后,他们又继续开始了每周至少两天的训练。
从打绳结,到绑帆;从掌舵,到操控。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他们驾驭着自己的小帆船,劈波斩浪,动作自然协调,展现了学校帆船队的精气神,万顷碧波就成了孩子们的天然运动场。
学生吴瑾谦告诉记者,每次滑帆船都让她有了一种新的经验,一种新的感受,“要求自己每次都要有一点点进步。”
“每次出港之后,风就会特别大,风大了之后我就会特别害怕船被风吹翻,所以我必须要很专心地识别风向。”学生孔宇皓说。
参加帆船队,对孩子们的性格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教练介绍,这支队伍里有个女孩叫杨奥语,刚入队的时候,性格十分胆怯,每次排队都排在最边上。
通过一年的学习,全身透露出阳光与自信。在2019年10月苏州OP帆船联赛总决赛上荣获女子组冠军。
杨奥语在学了帆船后,知道了做任何事情一定不要害怕、恐惧,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帆船与风是朋友的关系,它们是不可分离的。所以不要害怕风会把你的船打翻,总有一天你也会战胜风并与它成为好朋友的。”
家长黄先生也非常支持孩子,“孩子训练期间,学校校长也安排我们家长观摩,教练给我们讲解很多安全知识。孩子学了之后虽然晒黑了,但看到他真的很开心,我们也高兴。”
从2017年临湖第一中心小学成立帆船队,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小队员们已多次在省运动会、国际赛场上披金斩银,学校也成为了省帆协的特色运动学校之一,苏州市第一所帆船运动特色学校。
开展帆船特色教育,对于一所乡镇中心小学而言,无疑是一次考验,但校长朱振华只用了两个字回答——“挑战”。
“只有面对这个风险,我们才会去挑战,或者是防范风险。”朱振华说。
学校与俱乐部的教练进行合作,拓展了师资范围。同时,“临湖帆船”从初级课程仔细打磨,并逐步形成了系列课程。学校精心安排,引导各年级段的学生循序渐进,学有所得。
学校课程按照国家的水上运动训练标准,每次下水20名学生,总计4名教练在水上,3名教练和1名救生员在岸上守护,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
近年来,学校在创建帆船运动特色教育过程中,积极打造“原乡课程群”,提出了用爱和智慧呵护每个孩子成长的理念,用校本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校帆船队成为学校一张新名片。
目前帆船队有14名队员,以五年级学生为主,最小的三年级。每次训练至少三小时,皮肤黝黑成了每位小船长们经受“风浪”后的“勋章”。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苏州电教馆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