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村奔小康 泗洪中潼村村级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0年05月13日 16:10:12 | 来源:宿迁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经济正在逐渐壮大,各项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5月11日上午,泗洪县四河乡中潼村支书赵正新告诉笔者。

  泗洪县四河乡中潼村距乡政府10公里、泗洪县城38公里,位于四河乡西部,北倚怀洪新河,南接潼河山,东与雪四相邻,西联潘大庄,全村共有531户,人口1951人,耕地面积3699余亩,该村以农业为基础,种植紫红桃、碧根果、软籽石榴、林下套种山芋、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水面养殖螃蟹。

  近年来,中潼村支“两委”认真贯彻落实县委“1365”工作导向,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整合资源,紧紧抓住“绿色发展”这根链条,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8.51万元,全村116户贫困户355人均已全面脱贫。

  “我家将7.2亩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每年可分获租金近5000元,并就地务工挣薪金、年底还可分到红利,农民从自家土地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农业产业工人和股民,农民增强了发展信心,腰包也逐渐鼓起来了。”正在合作社栽植山芋的村民赵兰侠一边擦拭额头汗珠,一边说。

  2019年以来,中潼村依托村级党组织,积极带头发展各种产业,充分发挥村级土地合作社作用,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利用山坡特殊地理条件先后发展了桃树、梨树、葡萄等特色果木,并初具成效,解决了本村及周边的闲散劳动力问题,直接带动和辐射周边两个村农户致富。中潼村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基础,由支部书记赵正新牵头和大户赵吕讲带动63户共同参与发展,流转土地1100亩种植碧根果,投资260万元,建成了碧根果基地,田间套种西瓜、山芋、花生等经济作物,已栽植碧根果16000多棵。

  “现在这个政策好啊,我们居住的环境美了,城里人能享受到的图书馆、老年活动室、健身娱乐广场等设施我们也是应有尽有。”中潼村村民潘大兵激动地说道。中潼村支“两委”以“五大行动”为契机,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中潼村积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把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贴近农村、贴近实际、贴近农民为着力点,开展“人情减负,移风易俗”等文艺宣传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减轻了人情负担,既团结了村民又宣传了政策,感化了一批思想落后的群众,社会风气不断优化。在农闲和传统节日期间,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老少同台,其乐融融。农民白天下地,晚上唱戏,空闲时间扭扭秧歌跳跳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渐红火。

  往年,因为贫困,导致村里矛盾纠纷突出。中潼村创新社会综合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该村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综治警务调解室,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化解了村民的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村民在经济建设中如何发挥主体作用?中潼村以民心党建、村务政务公开为着力点,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群众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治意识大大增强,把“政府包罗代替”给“群众自治”让位。

  基层组织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如今,中潼村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支部认可有了大幅度提高,如何发挥土地最大效益,使土地成为“聚宝盆”,让村民走上致富“快车道”,该村“两委”正通过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一副祥和、安康、富足的新画卷正向我们徐徐展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