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就业” “助就业” “享就业” 江苏淮安多措并举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2020年05月13日 14:37:08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淮钢工人坚守岗位

  伴随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如火如荼。面对市场需求持续加大,淮安市各大生产企业工人放弃休息,坚守岗位,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因疫情耽误的订单。淮安市人社局、总工会积极联系各用人单位,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围绕“扩就业”“助就业”和“享就业”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努力降低失业人数,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扩就业”,线上线下“两手抓”

  “我在淮安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看到此次招聘会,就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家住清江浦区的小李面对记者采访,兴奋地说道。

招聘会现场

  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用工难问题,同时让广大农民工、去产能企业下岗职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早就业、就好业,日前,淮安市总工会、人社局联合举办庆“五一”专场综合类招聘会。

  为组织好此次招聘会,淮安市总工会、市人社局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QQ群和就业网站推送招聘会信息。招聘会当天,进场招聘单位共有96家,庆鼎精密电子、江苏虹日、祥霖美丰生物科技等企业共提供检测员、技术员、产品研发、操作工等工作岗位350多个,招聘人数1940余人。此次招聘会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供需平台,既帮助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的用工、缺工等问题,又扩大就业,切实帮助缓解就业压力。

  “助就业”,政校企联袂施“技”

  “离开军营走向社会,因为没有就业技能,我曾在就业路上遭遇过数次碰壁。我甚至感到,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一个包袱。”淮安退役士兵戴开建感动不已:“这下好了,我通过培训有了一技之长,就有了出路。”

龙虾烹饪培训开班仪式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助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重回正轨并全面提速。4月23日,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率先全省创新推出的“强兵兴业”工程正式启动。今年,“强兵兴业”工程被列入全市为民兴办实事项目。“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大力实施退役军人就业稳富、创业增富行动计划。”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继业说。

  淮安盱眙龙虾全国闻名,其品牌价值已高达180.71亿元,盱眙“龙虾厨师”则于去年底入选了“全国典型劳务品牌”,人均月收入达8000元左右,就业需求火爆。4月24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盱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江苏盱眙技师学院再推“硬核”实招,借助盱眙龙虾创业学院阵地,开办了共计55名退役士兵参训、为期21天的龙虾烹饪培训班。“培训期间,我们不仅向退役士兵传授数十种口味的龙虾烹饪技艺,还向他们传授淮扬菜的烹饪绝招,同时开设餐饮创业、餐饮运营等课程。”盱眙龙虾创业学院院长董培能说。开班当天,受邀前来的盱眙当地10家知名龙虾饭店负责人,与盱眙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江苏盱眙技师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学员学成毕业后,被优先安排至这些龙虾饭店就业。

政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享就业”,员工共享让人力资源有效流动

  住着公司的房子,拿着公司发的钱,却天天到另一家公司去上班。这是过去同行业单位来厂里借技术员时才有的情形,如今却真真实实发生在淮安纺织厂工人尹海霞身上。

员工车间工作

  尹海霞所在的江苏康乃馨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为全球3000多家高端酒店生产织品。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复工时,订单不到平时的三成。3月初,尹海霞返厂了,订单还没恢复。复工却无法达产,巨大的人力成本让企业面临困难。疫情让住酒店的人变少了,却让“宅家”买电子产品的人多起来。康乃馨厂区几公里外的淮安达方电子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笔记本键盘。复工后订单增长了50%,用工缺口达千余人。

  为缓解疫情影响而出现的企业招工和员工就业“两难”困局,实现精准供需匹配,淮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企业和工人进行了广泛细致摸底,尝试推动共享用工:紧缺的企业向富余的企业借工人,人社部门居中监督,三方签订借工合同。工人的社保还在原单位交,工资也由原单位代发。这样,人力就可以流动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有10家企业签署了共享用工的协议,2.97万名工人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在区域内进行调剂。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