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党员志愿防控点,外来人一律不准入庄园,请问你何处而来何处去,再把你个人信息登记全,配合咱测量体温做检测,咱这里一视同仁不容宽……”这是前些日子,家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民间艺人胡博巡回演出苏北大鼓《抗“疫”先锋老党员》中的一段唱词。
苏北大鼓原名打鼓说书,是宿迁的传统戏曲剧种。今年57岁的胡博说,2008年,苏北大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他对苏北大鼓的传承更有热情了。
胡博参加全国民间文艺展演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胡博用一张大鼓和两块月牙形的钢板走南闯北,公园、码头、集市、村庄,都能看见他的身影。40年过去了,他从一个说书人变成了乡土文化能人。
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宿迁市“千名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胡博深深懂得,曲艺发展要紧跟时代、为民服务、重在作品,不仅要会唱,还要会写,只有好的作品和价值取向,才能站在引领人们思想的潮头,唱响时代强音。
近年来,胡博创作了有关脱贫攻坚、文明新风、扫黑除恶、法治宣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击疫情等曲艺作品50余篇。他利用“周末书场”“琴鼓村村行”及网络等各种平台,演出近千场,屡获宿迁市优秀精品剧目创作奖,作品在《宿迁剧目》《宿豫剧目》陆续刊登。2019年1月,在中国民协“两大工程” (《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江苏卷本编撰工作中,被评为“两大工程先进工作者”。201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民间文艺展演深圳专场中,被评为优秀编剧、优秀导演、优秀演员。2019年10月,他撰写的论文《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曲艺之乡高质量发展》,编入《岳池论坛》文集。2019年12月,他的曲艺作品《单身赴宴》荣获深圳市第十二届“鹏城杯曲艺创作大赛”二等奖。同年,他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为该协会会员。
胡博在表演
2020年春节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宅在家中的胡博创作了《咱曲艺宣传抗“疫”做“轻骑”》《抗“疫”先锋老党员》《鸿雁逆风飞武汉》等曲艺节目,并利用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演唱,被“文化宿迁”“江苏民协”“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报道。不计报酬、积极拼搏,胡博在疫情防控的重要时刻,利用曲艺独特的艺术形式,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大力宣传抗“疫”知识,歌颂抗“疫”英雄、赞美抗“疫”先锋。
胡博说,守正创新、传承特色文化根脉,是他一生的爱好和追求。他没有固定工作,只是一个自由职业的民间艺人,靠的是顽强拼搏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去发展曲艺、传承曲艺。面对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胡博并不满足。他说,要百尺竿头再接再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植根人民,不断提高艺术水平,用苏北大鼓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传播先进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采访时,胡博高兴地说:“2019年,苏北大鼓被省里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苏北大鼓的‘身价’越来越高,让我看到了更光明的前景,也更加充满了信心。传承和发展本土曲艺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和目标,我将竭力引导和培养青少年热爱曲艺,走上曲艺之路,把‘接力棒’传下去,让一鼓一板为百姓唱乡音、展乡韵、传乡情,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