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里一遍遍地播放着学生们录制的视频,即将年满55岁的顾红哭了。她心里清楚,这是学校和孩子们给自己这名即将离开工作岗位的宿舍管理员最珍贵的送别礼物。5月6日,扬大学子送别宿管顾阿姨的视频在师生的朋友圈里刷屏。
暖暖的,看着想哭!(视频↓)
600字的告别长信送给朝夕相处的孩子们
顾红工作照
2020年是顾红担任念四公寓宿舍管理员的第十六个年头,五一劳动节之后,也是她正式离开这个岗位的日子。4月30日下午,顾红有感而发,写下了一封600字的长信,发送在宿舍楼的微信群里。本是一番离别之前的感慨,没想到却在微信群里掀起了不小的轰动。
信中写到:“一眨眼,我在念四公寓做管理员工作已有16年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住在这里的一个个孩子都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里,我真的是舍不得离开你们这些孩子们啊。别人眼中觉得这个工作很辛苦,但是阿姨却觉得忙得充实和快乐,特别是能帮远离父母的你们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阿姨就特别开心和幸福。”“亲爱的孩子们,萧萧红尘,如一弯新月,有圆有缺,但总会有一些往事会暗香浮动,相信在以后,无论何时忆起,与你们共度的这段难忘岁月一定会成为我记忆中的最抹不掉的一痕。感谢带给我这段记忆的所有孩子们!”
此后,她的手机就没有停止响过,一句句难过、舍不得的话语像雪片一样飞来。
“很多孩子看到了这封信,都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微信群里面也都是孩子们给我送来的祝福。”顾阿姨笑着说。
十多年如一日在扬州大学工作,顾阿姨早已与学生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顾阿姨能准确地叫出住在这里全部学生的名字、学院和籍贯,甚至连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外卖喜欢点什么都知道。学生们衣服、裤子破了,也都是找她帮忙缝补。
顾阿姨写的长信
那些发生在宿舍楼里的点滴故事
顾阿姨有一块小黑板,每天在小黑板上面写下一些粉笔字已经成为了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黑板上除了每天都有的“天气预报”和“温馨提示”外,还有宿管顾阿姨对学子们的殷殷嘱咐:“天冷了,记得加衣服。”“明天有太阳,可以把床单被套送下来,阿姨帮你们洗洗晒晒。”
黑板上的“唠叨”简单朴实,甚至还有些错别字和拼音,但每一句都温暖亲切,包含着宿管顾阿姨对学子们的关爱。
除了那块小黑板,让学生们印象最深的还是顾阿姨的热心肠。
“我还记得刚开学的时候,因为我申请了提前入住宿舍,跟顾阿姨通了好几次电话,阿姨每次都是特别耐心地回复我。入住的当天顾阿姨还帮我拎行李、打扫房间,这件事我至今记忆深刻。”住在2号楼的郑旭说。
“有一次,我身体不舒服,吃不下东西,顾阿姨跑前跑后给我买药,晚上还煲了一碗粥给我喝,真的非常感动。”扬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一学生徐紫柔说。
这样的点点滴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对待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顾阿姨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
顾红照片
以前都是你送我们,现在换我们来送你
“每次放寒假、暑假的时候,顾阿姨都会在宿舍楼的门前送我们离开,叮嘱我们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一名住在念四公寓的学生说。
当得知顾阿姨要离职了,学生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送祝福给顾阿姨,一时间,五十多人的微信群里被一条条祝福刷满屏幕。
甚至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得知了顾阿姨即将离职的消息后,写信、发微信、打电话给顾阿姨,向她嘘寒问暖,表达对她的依依不舍之情。顾红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头。
5月2日,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自发组织,一起在家中录制了一段感谢视频,感谢顾阿姨这么多年的默默付出,感谢顾阿姨给大家带来的温暖感动。
当谈及为什么会想起来录制这样一段视频时,徐紫柔表示:“有句话叫‘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舍不得顾阿姨离开,但是现在因为疫情,同学们去不了学校看望她,就希望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给阿姨录一段视频,送去来自天南地北我们的一份美好祝福。”
顾阿姨收到学生录制的视频
所谓奉献,就是以心换心;所谓尊重,就是以情换情。像顾阿姨一样,于细微之处有真情付出,于动情之处有深情流露,干得尽心尽力,学生们依依不舍。很多时候,感动并不一定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大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孕育着许许多多闪闪发亮的故事。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 王贵洲 荐小纯 骆书函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