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复产,产业链环环相扣。江苏通过分析和应用税收大数据,有效破解产业链供需对接不畅,企业资金短缺等难题,为恢复生产发展按下"加速键",畅通经济社会"微循环"。
来到扬州管廊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华光双顺集团,生产车间一片繁忙。而不久前,公司还面临着产品积压的困境。由于主要客户都在武汉,受疫情影响,他们年前赶制出来的部分订单被迫取消。配音:就在华光双顺为销路发愁的时候,扬州江都区税务部门却带着四家下游企业的信息主动找上门来。原来,这是税务部门在税收大数据平台上发现公司经营受阻,通过对其经营范围、税目、开具发票等信息进行比对,为其匹配到的潜在客户。
江苏华光双顺集团董事长张勇收到这份“大礼包”时,感到非常惊喜,因为这一服务不仅提高了他们和市场的对接效率,税务部门还主动还告知了他们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得以减免税款100余万元,大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最终经过对接洽谈后,华光双顺与其中一家企业达成合作,签下了300万元的订单。
在税收大数据平台上,产业链中的"堵点"和"断点"能第一时间被发现,也能通过精准定位和匹配得到有效疏通。 国家税务局扬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张耀斌解释称,具体运用过程中,税务部门首先可以利用增值税的大数据打通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 二是利用金税三期的数据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及时落实到位,三是利用税收信用数据为企业提供银税互动支持。以扬州为例,已通过税收大数据服务企业11.5万户次,帮助企业获得"银税互动"信贷资金5亿元。
一张张增值税发票,不仅能为每户企业精准"画像",还勾勒出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进度条",为政府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处长余静表示,税收大数据覆盖每一个纳税人,细致到每一笔交易行为,具有"全快准细"的特点,通过对税收数据的分析应用,可以更好地服务政府决策。举例来说,通过对税收数据的提炼分析,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仔细分析测算后,经多部门会商,我省对四大类困难行业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上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惠及9.3万户纳税人。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郭艺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