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疫情期间,是他们的每一次创造和突破,汇聚成强大的劳动力量;是他们的每一份奉献和坚守,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江苏省总工会推出系列报道《抗疫职工有力量》,关注一线劳动者的抗疫故事。
南京际华5302服饰装具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军队军装等军需产品的生产供应,疫情期间,公司接到了紧急转产防护服的指令。1月29号大年初五,作为车间主任的谢秀荣,第一个在请战书上按下了手印。
谢秀荣说,他们的职工和团队参与过多个重大生产战役,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灾帐篷、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军服保障……每接到一个任务,他们都当成一次挑战、一场战役去战斗,对于这次转产,她很有信心。1月30号,谢秀荣就和公司另一名负责生产的管理者正式到岗,开始提前准备生产材料、布置生产线等工作。
在公司工作了23年,谢秀荣从一线缝纫女工成长为管理者,她在基层职工中有很大的影响力。生产准备期间,她给工友姐妹和职工家属一一致电,号召大家返工。几天时间,她召集到20几名精兵强将,制作了50件用于打样的医用防护服。防护服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分拣、裁剪、缝制、灭菌……整个工序需要50多道、5000多针。在对打样防护服进一步修改优化后,2月4号,谢秀荣和团队生产出了第一批200件成品。
谢秀荣说:“看到200件产品,心中既喜悦、也担忧。喜悦的是我们200件产品保质保量地制作出来了,担忧的是数量太少。当时心情也是非常迫切地想制作很多质量过硬、能守护医护人员安危的防护服。”
2月4号,200件;2月5号,1000件;2月6号,2500件……在谢秀荣的带领下,一线工人日夜奋战,停人不停机,生产车间加足马力,争分夺秒,突破了一次又一次生产记录,最高一天,他们产出了近万件防护服。
能够取得这样的突飞猛进,除了是谢秀荣和大家一起反复琢磨、反复试验的结果,还有工会“传家宝”——“传、帮、带”和劳动竞赛发挥出的力量。谢秀荣和几个技术能手分别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随时把自己学习、总结到的操作要领教给工人,并跟踪工人的掌握情况。同时,以师傅组、徒弟组的形式,开展技能比赛,看哪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质量最好、数量最多的防护服,并给予奖励,从而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如今,谢秀荣又忙碌在复工复产的最前线。在公司的办公室里,谢秀荣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了一件签满100多名江苏援湖北医护人员名字的防护服,这件防护服就是由谢秀荣他们生产出来的,是这些白衣勇士凯旋后,特意送到公司的礼物。
谢秀荣由衷地表示,看到医生护士们在防护服上亲手写满了各自的姓名,她深深感受到了医护人员对自己、对生产线上每一个日夜奋战的职工们那种认可和感谢:“我们保障了他们的安全,他们去守护了湖北人民的安全,感觉大家在一块就是共同传递一种爱。”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