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稻虾共作模式助力沭阳这家企业盘活“循环经济”

2020年04月29日 11:47:04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不错,今天的龙虾个大、鲜活!”4月27日上午11时许,在沭阳县华冲镇仲林村的一处池塘边,看着工人们陆续从水中打捞上来一筐筐活蹦乱跳的龙虾,方勇一脸高兴。谁也想不到,方勇养龙虾的秘诀居然来自养猪场的废液。

  方勇(右)帮助工人搬运龙虾

  从早上到中午,方勇骑着电动车在池塘边来回奔波,看着工人们不停忙碌,他也会下车帮忙搬运龙虾,或是上前检查龙虾质量。50岁的方勇是陕西人,2016年,他所在的公司来到华冲镇投资了一家养猪场。为了合理利用猪场废液,做活循环生态农业,2017年,该公司在当地流转了2100亩土地,成立了江苏宥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水稻、养殖龙虾,方勇成为江苏宥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做稻虾共作的初衷是为了消耗养殖场的沼液沼渣,没想赚钱。但现在看来,稻虾共作的前景非常好。”方勇说。

  以前,养猪场的废液都是通过沼气池发酵,固液分离后,污水入调节池进行厌氧发酵,产出沼气、沼液。“沼气在夏季发电,冬季则用来取暖,沼液则用于肥水、肥田。沼液用来肥田,可以取代化肥;用于肥水,可以给龙虾增加‘营养’。”方勇指着稻田边一根黑色的管道说,每块稻田边都有这样的管道,沼液通过管道流入田中,不仅不外排一滴废水,还能充分利用,真正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无害化,也保护了环境。

  养猪场的沼液通过黑色管道流进稻田

  虽说是农民的儿子,但方勇已经许多年没种过地,早已经不知道如何种植水稻,养殖小龙虾更是毫无经验。为此,他聘请湖北荆州的“高手”裴光春为场长,专门负责养殖小龙虾。

  “在稻虾共作的模式中,利用水稻和小龙虾生长季节的不同,将二者分时间段种植(养殖)在同一片稻田之中,这在湖北荆州已经是一种很成熟的养殖模式。”裴光春说,因为田里要养殖小龙虾,所以水稻不能打药也不能上化肥,否则会导致水稻减产。利用沼液灌溉水稻,一方面能增加肥力,另一方面也能防虫。通过这种模式种植出来的水稻不仅无公害,品质也好;养殖的小龙虾不仅个头大更鲜活,生长速度也比别的龙虾快20%左右。

  这片土地除了给方勇带来收获以外,还给华冲镇近百名村民带来了实惠。“就拿我来说,不用外出打工,每天负责打捞龙虾,月工资5000元不是问题。”村民司汉伟说。

  “目前,我们公司每天日产小龙虾约2000斤,个大的能达到一两五。”方勇说,就拿去年来说,水稻产量达到150万斤,龙虾产量25万斤。

  养殖的家禽

    “将来我们公司种植的大米主打无公害产品,以后还会申请有机大米认证。”方勇说。目前,该公司还尝试养殖鸡、鸭、鹅等家禽,并打算养殖甲鱼、螃蟹等水产。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