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日,南京已选取64个小区和101家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先行先试。那么强制分类到底会如何操作呢?
今天(28日)上午,南京市城管局、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居民代表、社区书记、物业公司等就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工作组织了座谈。记者从会上获悉,建邺区有13个小区和8个单位将开展垃圾分类先行先试工作。家住南京建邺区丹枫园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表示,自己所住小区已经被列入先行先试小区,得知这个消息后,她立即报名了志愿者岗位。“垃圾分类确实是利国利民,我已经退休了,别的不能干,尽量发挥一些余热,平时跟大家进行宣传。”垃圾分类志愿者王女士说。
据了解,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将《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确定为今年的地方性法规立法重点项目,2月份,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现正在进行修订和修改。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负责人表示,《条例草案》中对未按照规定分类生活垃圾,而且拒不改正的行为拟将进行处罚。“把随时随地想投放这种行为,加以管控,集中制定时间地点投放,有专人检查,分类不好的,进行劝导指导。能不能罚款,罚款多少,还需要《条例》来确定。目前正在审议的《条例》中有罚则,对不分类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进行处罚。”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主任龙瑞说。
作为南京垃圾分类推广大使、《零距离》节目主持人大林也参加了座谈。他表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既要全方位地宣传,也要增加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宣传教育是职能部门主动要去做的事情,但是作为普通群众,每个人需要主动学习,就像疫情防控,职能部门主动把相关信息告诉大家,而每个人又主动去了解疫情方面的知识,这就达到了最好的疫情防控效果。职能部门的主动和群众的主动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垃圾分类最好的效果。”南京垃圾分类推广大使大林说。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