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娃报警称“被家暴”?原来是因为这个事!

2020年04月24日 11:21:58 | 来源:扬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个段子是不少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的真实写照。记者昨从扬州西区绿杨新苑小区了解到,一孩子因不认真写作业,夜晚被父母责骂,父亲情绪激动打了几下,孩子拿起手机报警称被家暴。

  专家表示,在孩子报警事件中,我们更需进行反思。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好的方式是循循诱导,要避免打骂这种“激进”的管教办法,帮助孩子慢慢改掉不良习惯。

  12岁孩子报警称被家暴

  事情发生在4月16日晚8时多,12岁的小冬正读小学五年级,当天父亲章先生下班回家,看到儿子理应在白天完成的作业,居然拖到晚上还没完成。一番询问后,得知小冬在家玩性太大,硬是把作业拖延了下来。他忍不住用硬物在小冬身上“招呼”了几下。小冬被激怒了,他趁父母不备,拿起手机就报警,请民警前来“主持公道”。“我爸妈打我,我被家暴了,警察叔叔快来……”听到电话那头的哭腔,警察很快赶到小冬家中。

  得知小冬作业拖延在先,章先生一气之下打了孩子,民警同双方进行了沟通。在民警的耐心沟通下,小冬保证以后会听父亲的话,养成学习的好习惯;而章先生也表示,今后会多跟孩子交心,不再出现这种情况。

  教育方式值得思考

  记者昨走访了扬州一些社区和派出所,不少工作人员反映,确实听说有孩子因学习态度不端正被父母打骂后报警的案例,一般寒暑假期间易发生。

  扬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林斌表示,从这个事件中,我们更需对“中国式教育”进行反思。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好的方式是循循诱导、寓教于乐,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帮助孩子们慢慢改掉不良习惯。

  “孩子学习不自觉,家长虽然很生气,但要管控好情绪,不要打骂孩子,应说服教育,平时生活中要‘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吴林斌同时建议家长,要给孩子订立学习规矩并坚持下去。 记者 赵磊 杨宝岭

  教你三招

  和孩子交流时尽量用问句

  打个比方,把“你能不能认真一点,写这么久还没有写完!”换成“写作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问句能让孩子从被动执行转换成主动思考。经过思考而表达出来,要比听到的命令有用得多。

  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选择一个轻松的时间,和孩子沟通,一起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和目标。计划应当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制定计划是事前的统筹,这个过程可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的参与感更强烈。而制定目标是对计划的检验,当完成计划目标时,所获得的成就感会让他们更加努力。

  当一个坚定的执行者

  父母要根据孩子自己制定的奖惩规则,严格执行。当孩子完成目标,父母一定要兑现承诺。当他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下来,就会让孩子习惯这种思考模式,有了参与意识。

  (来源:扬州晚报  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