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她是大家的解语花……

2020年04月22日 08:47:09 | 来源:泰州微视听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战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春风化雨般的语言,打开一个个心结,消除笼罩在人们心中的病毒,他们就是心理援助医生。

   陈芳,就是其中一员。

  陈芳,35岁,中共党员,兴化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生。

  临危受命,星夜逆行

  2月23日夜,泰州市卫健委接到国家、省卫健委下达的驰援湖北的指令。市卫健委立即组建出征队伍,陈芳作为兴化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业务骨干,成为出征队伍的一员。

  陈芳和队友们的工作主要是为疫情下的湖北患者、民众和抗击疫情的一线医务人员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陈芳说,对于她来说,这也是向同行精英们切磋、学习和求教的机会,更是人生的一场大考。

  “治愈系大白”,很受欢迎

  经过严格的院感防控知识培训,陈芳通过了省感控专家的考核,被安排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临时改造的江汉方舱医院。

  江汉方舱医院是武汉市开放床位最多,累计收治病人最多的方舱医院。

  陈芳和队友们的到来,给方舱的患者和医务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防护服上写着“江苏心理医疗队”的“治愈系大白”们,很受患者欢迎。他们压抑许久的情绪,急需倾诉。一位大伯看到陈芳,一下子眼泪就出来了,他连连说:“国家真没有忘记我们,不但治疗我们的身体,还关心我们的心理!”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关注

  方舱内,有人能很快适应这样的封闭生活,自得其乐,也有人沉浸在自己的悲情世界中,意志消沉。在方舱祥和宁静的表面下,仍需要陈芳和队友们的关注和发现。

  在方舱内的一个床位前,陈芳注意到了一位瘦瘦弱弱的女子,女子精神不佳、闷闷不乐。职业的敏锐让陈芳注意到了她。

  经过了解,陈芳得知女子有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一个才三岁,因为这个病,只得将他们丢在亲戚家照顾。她很自责传染给了家人,又不能陪伴孩子,还连累亲戚辛苦照顾孩子,所以她在方舱内一直情绪低落。

  经过半小时的交谈,女子向陈芳吐露心声,渐渐舒缓了情绪。陈芳又经过几次跟踪随访,女子终于发自内心地笑了。

  陈芳说,方舱的故事很多,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关注,每一个故事都值得倾听和理解,因为每个人的故事里都包含着生与死,离别与悲伤,付出与割舍。

  助白衣战士心理抗“疫”

  对于长时间奋战在最前线的白衣战士而言,高危的环境、飞快的节奏、陌生的搭档,以及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都是压力的来源,进而会引起情绪方面的诸多问题。陈芳和队友们此行的工作之一,便是为抗疫一线的战友们释放压力,舒缓负性情绪。

  有一天,陈芳和队友们接到某省队求助,队里好几位队员出现了多梦、失眠,有的人甚至在房间偷偷哭泣。

  怎样打开他们内心大门的锁,让他们释放压力呢?陈芳和队友们选择了一个令人相对舒适、放松、安全的环境,邀请大家一起通过参加玩“克服卡”的形式,进行团体活动。

  这种放松的形式能够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自己内在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穿越忧伤,透过沟通来支持重建,增强信心,有力前行,张弛有度地工作!

  自从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一位护理领队主动联系陈芳,希望进行一次单独咨询。因领队所要担负的责任和职责,让她倍感压力,面对每天的数据上报和工作总结,她常常纠结于自己的工作是否不够完美、对队员的关心是否有疏漏,每每想到家中即将高考的儿子,又觉得自己不是一名称职的母亲,所有的负面情绪藏在心里,她还得给队员们塑造好榜样,这一切让她困苦不堪。在沟通交流中,陈芳潜移默化地让这位护理领队明白该如何正念自我关怀,试着看到问题背后的积极面,从而减轻焦虑感。

  战斗还在继续,心理防疫不松,谢谢你,守护我们心灵安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