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青年抗疫先锋丨薛志远:转运尖兵&数据神探——那个勇挑重担的年轻人

2020年04月21日 17:42:02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变化,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及时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措施,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江苏广大“80后”,“90后”青年群体不畏艰难、一往无前,他们是活跃在检验检疫、志愿服务、新闻采访等战线上的优秀青年代表。在他们坚守的各条战线,都洋溢着他们的青春风采,留下了他们的拼搏印记。4月21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通过信息云技术,联合发布第九批(第一期)在战“疫”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最美青年抗疫先锋”,聚焦他们的战“疫”青春。

     2月底,随着海外疫情爆发,上海口岸输入性疫情风险持续加大,大量来自海外疫情重灾区的乘客从这里入境返回国内,防疫压力巨大。为了做好入境返苏人员的接收转运工作,在上海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江苏省特别设立了接待区,安排多个交通转运组,专车专人把境外来苏乘客接回江苏。

  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江苏省公安厅抽调各地警力,奔赴口岸一线,承担入境返苏人员转运任务。来自扬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的“90后”小伙薛志远便是这批“逆行战士”的其中一员。

  一线转运“排头尖兵”

  “欢迎回家,欢迎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到温暖安全的家。请按点名顺序依次上车,先上的请往后坐,请大家分散坐,不要聚集。”3月19日,浦东机场停车场某处,身着防护服的薛志远正在引导入境旅客有序登上转运车辆。天色向晚,华灯初上,不记得是第多少次重复这样的话,这个被白色防护服包裹着的身影却没有透露出半点疲惫,隔着厚厚的防护服,薛志远语气里满满的热忱依然清晰。

  3月中旬,入境转运工作进入最为繁重的阶段,每天从上海入境江苏的旅客多达一千五百人。为了更好地照顾到归国人员的身心状态,接驳工作实行连轴滚制度,现场两班人,一班接人,一班等候,一班接满,下一班接上,24小时不间断。每天工作超过20个小时,常常休息不到3小时,就因为又接到了新任务而火线返岗,在此期间,薛志远和同事们全力以赴,满负荷运转。

  如此状况下,薛志远心里仍然装着其他同事,遇事总是冲在前面,主动承担。“穿上防护服4-6小时不能脱,而且防护服里十分闷热,年老的同志容易吃不消。有的人可能身体来不及适应,都忙吐了。我作为年轻人,理应多承担一些。”

  在入境口岸外防输入的第一线,亦是与病毒正面交锋的“隐形战场”。这份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在挑战体力的同时,也对薛志远的心理状态带来挑战。他坦言自己也曾有过“紧张”的时候:“其实每天都能遇到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人第一天进入转运组就遇到确诊患者,直接就被隔离了。一开始大家都很紧张,后来就互相提醒做好防护,慢慢也就没那么怕了。”

  特殊形势之下,如何与入境人员保持良性沟通,说服他们配合防控工作,是薛志远与同事们每天都要面对的考验。在他看来,其中最大难点就是劝说、安抚不太理解防疫政策的旅客。有一次,他接待的一对自荷兰返回的夫妇不愿接受统一隔离,希望自行直接回家,甚至迁怒于工作人员,沟通现场一度陷入僵局。“当时可能也是有一些误会,我就记得他们一直在大声呼喊‘Go home!Go home!’于是我也耐心向他们解释,我们穿防护装备不是歧视你们,而是对你们的保护,因为我们每天接触的人实在很多,风险实在太高。”回忆起那对夫妇,薛志远依然印象深刻。在转运途中,薛志远秉持着热心与耐心,帮助他们搬运行李、照看小孩,最终化解了这对夫妇对于政策的不解与抵抗。到达转运站临下车分别时,他们连连致谢,并向薛志远竖起了大拇指。

  在浦东机场,薛志远先后接驳了来自美国、英国等10余个国家的入境人员16批次200多人。让每一位江苏老乡安全返乡,已成为他义不容辞的职责。

  后方防控“数据神探”

  2014年,薛志远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成为扬州市公安局的一名特警。在一次日常训练中,他的颈椎意外受伤。进行手术后,薛志远离开了特警一线岗位,承担起内勤工作。离开一线,他将闲暇时间都用来积极提升自己,读书、跑步内外兼修,还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

  疫情爆发后,薛志远被调往扬州市公安局疫情防控指挥部,成为数据专班的一名数据员。一次,指挥部得到线索,一名旅客由湖北返回扬州,他曾途经华南海鲜市场。情况紧急,薛志远和同事连夜查找核实,通过大数据获取与他同车五十多人的电话和住址,第一时间发往社区。通过薛志远提供的准确信息,前方警力第一时间找到了相关人员,执行居家隔离,减少了不必要的风险。

  防控工作开展初期,数据库并未完全搭建好,很多信息都是由薛志远和同事们手动输入、核查。他们的工作也为后来投入使用的“苏康码”、“扬州通行码”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坚守数据专班近两个月的时间内,薛志远经手的数据多达数十万条,却无一错漏。就这样,藏身于屏幕后方的“数据神探”薛志远,始终保持着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基层“防控”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防疫指挥部作出准确判断提供了重要参考。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这是江苏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也是抗疫期间青年警察薛志远在一线工作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冲锋在抗疫一线的转运员,还是深藏在疫情背后的数据员,无论是什么样的岗位,“90后”的薛志远始终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书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答卷。

       

       荔枝新闻记者/张明玮 荔枝新闻编辑/王冰蕾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