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伯葛德华去世前,你们天天去探望他,我代表全家对你们致以深深的谢意。”前几天,天山花苑的居民葛建露将一面写着“实干惠民为百姓 结对帮扶送温暖”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崇川经济开发区太平社区党委书记冯海勇手中。
作为崇川经济开发区最早的拆迁安置社区,太平社区辖区小区以多层无电梯房为主,“车库老人”成为社区的特殊被关爱群体。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的统计,目前共有146名居住在车库里的老人。“有的老人因为身体原因爬不动楼,有的因为想自己居住图清净,也有极少数和子女关系不睦宁愿住车库。”冯海勇介绍,其实,早在2016年,太平社区就启动了关爱“车库老人”的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慰老服务,逢年过节上门看望等。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对辖区内的“车库老人”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排查。考虑到社区“车库老人”数量较多,居住环境安全隐患较多,太平社区将组建“三色暖巢”车库老人服务队作为2020年的“书记项目”。根据车库老人的身体和家庭情况,分为“红”“黄”“绿”三种类型。记者了解到,所谓“红色”老人是指孤寡、空巢且身体不好的老人;“黄色”是指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绿色”是指身体较好、需要心理关怀的老人。
葛德华是一名孤寡老人,也是出了名的“倔老头”,脾气怪、不喜欢和人接触,2018年搬到天山花苑,住在一楼的车库里。平常,老人喜欢四处捡破烂,杂物、废物堆了一屋子,不仅影响居住环境,还存在很大的消防隐患。作为“红色”老人,社区每隔几天便安排党员志愿者到他家里打扫卫生、检查身体。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老人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但侄女因疫情影响在海门婆家无法返回,弟弟虽住得不远,却也需“宅”家减少外出。冯海勇和党务书记包荣飞将老人当作了自己的亲人,每天都上门看望,为他送吃送喝、送口罩。“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伯伯去世前已经大小便失禁,只能穿成人尿不湿。”葛建露说,老人去世前一天,满身污垢躺在地上瑟瑟发抖。冯海勇和包荣飞亲手把老人抱到床上,换了一床暖和的被子,待亲属赶到后才离开。老人去世后,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人员不能聚集办事,社区帮忙协调了办丧点,让老人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
这只是太平社区关爱“车库老人”行动中的一个故事。“不同‘颜色’的老人,我们会有不同的关爱措施。”社区第一书记刘芳介绍,针对“红色”老人,社区每隔五天上门看望一次,联系志愿者定期上门体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义务理发等;“黄色”老人每周上门看望一次,提供代办、代购等服务;“绿色”老人每月上门看望一至两次,并组织在职党员为其提供专业化帮助,如义诊、法律咨询等。“通过关爱‘车库老人’的行动,我们既希望老人能从中受益,也希望发动广大党员积极性,让邻里关系更和谐。”冯海勇表示,对参与关爱“车库老人”行动的志愿者,社区将予以打分,作为年底党员星级评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