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隐藏千年故事,这个地方值得每个苏州人一探究竟!

2020年04月16日 10:39:52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16日)上午九点,全省首家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况公祠正式开馆。这里,一位苏州知府的画卷,正在向你徐徐展开。况公祠纪念的是1430年在苏州任知府的况钟。他守苏13年,严惩贪官污吏,为民申冤昭雪,深得民心,为此,苏州百姓两次请愿将况钟留任。

  1826年,况公祠正式修建,后历经波折,曾在战乱中毁坏又重修,开办过学校、改造过图书馆,成为过文化活动中心,2019年,终又再次改造,恢复为况公祠。

  “况公祠作为纪念况公的专祠,不仅承载了百姓对况公的深厚情感,更是寄托了后世对‘为政以德’,这一治世思想的推崇与传承,是历史留给我们苏州的宝贵文化遗存和精神财富。”苏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闾平贵说。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改造前的况公祠长时间对外承租作商用,处于常年失修的状态

  既要保护古建筑,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特质。于是苏州市纪委监委把况公祠打造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意义深刻的政德教育基地。

  一方面,这是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一个样本,可以让古城丰富的文化遗产在现实传承中体现价值;另一方面,改造况公祠也是新时代加强政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认同的重要载体,更有利于实现情感上的亲近,心灵上的净化。

  改造后的况公祠

  借园林艺术之美,融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设置六大主题展厅,并配以廊道、古戏台、天井、小游园等四大功能过渡区,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保留况公祠祠堂原貌的同时,运用固有空间结构和声、光、影等技术手段,全方位展示以况钟为代表的苏州古代官员政德品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州文庙府学收藏的观德碑在改造过程中也被复制进况公祠,寓理于物,物以载道,传承古贤治世思想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发展况公祠的教化作用。

  
六大展厅
  壮阔生平厅:通过况钟的雕像、供桌等器物,最大程度呈现原貌,在这里,况钟的生平以图文形式展示出来。

  卓越功勋厅:着重围绕况钟“三离三留”,展示了况钟治苏13年演绎的一段青史佳话。

  政德润苏厅:用长卷图画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况钟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

  德言誉赞厅:以况钟当年书房“退思斋”的面貌出现。

  政德传承厅:展示政德文化源远流长,按照时间顺序将12位与苏州有关的古代清官廉吏的画像一一呈现。

  政德绵长厅:展示与况钟有关的文创产品。

  历史上,况钟与包拯、海瑞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青天”。今天,河南开封包公祠和杭州淳安海公祠还特地为况公祠发来贺信。

  看苏州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苏州市纪委监委坚持在创新载体、丰富内容上下功夫,深入挖掘苏州丰厚的廉洁文化历史和人文资源,下一步,市纪委监委将以况公祠开馆为契机继续深入挖掘政德文化内涵和元素,同时深化“廉石”文化、状元文化、家风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先贤、尚廉尚德的良好氛围。

  从今天起,况公祠对公众预约开放,这一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样本,值得大家前来细细品味~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