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重症、危重症救治的一张张“王炸” 江苏援武汉最后一支医疗队今日收兵凯旋!

2020年04月13日 15:08:0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4月13日中午1点30分,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202名队员(含江苏省人民医院支援武汉汉口医院的感控专家陈文森副主任医师)继圆满完成武汉市第一医院(下称武汉一院)及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危重症救治任务后,正式“收兵”撤离武汉,踏上返乡之路,他们也是江苏支援武汉的医疗力量中最后一支离开的队伍。按照国家卫健委安排,其余队员齐栩、左祥荣、张萍、陈旭锋、李金海、褚敏娟、刘辉7人将与国家专家组成员、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组成20人国家督导专家组继续留守,指导武汉重症救治,承担会诊、巡诊、疑难危重和死亡病例讨论工作。

  坚守武汉61天以来,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刘云亲自带队的208名医疗队队员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把挽救患者生命当作头等大事,把降低病亡率作为首要任务,以精锐尽出的王牌之师、精准诊疗的特色路径和温暖人心的人文关怀,不断打出重症、危重症救治的一张张“王炸”,一次次在疫情风暴中心,带领患者穿越生死之线。

  王牌之师:交出战“疫”高分答卷

  4月11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区14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部转阴,在当日被转至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和中南医院,还有3名患者因基础疾病继续留院治疗。至此,病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全部清零。作为武汉金银潭医院留守的最后一支外省医疗队伍,他们抱着“既然到了战场,就要把仗打赢”的信念,为这场“收官”之战,交出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武汉战“疫”的又一张高分答卷。

  据了解,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是江苏省规模最大、配置最高、实力最强的医疗队之一,执行此次抗疫任务精锐尽出,涉及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感染病科等多学科的顶尖班底,其中重症医学科医护人数甚至达到了院内该科总人数的80%,几乎把医院整个重症医学团队“搬”到了武汉。这支队伍也是率先在武汉全面开展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动脉留置监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灌洗等医疗技术的团队。

  2月13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抵达武汉,短短两个小时将武汉一院重症监护病区61张床位迅速收满,实现“落地即接管”,在35天内累计收治患者78人,治愈出院42人,好转34人;3月23日,圆满完成整建制接管救治任务后,按照国家卫健委部署,与该院完成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建管工作的8名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会师,共同转战武汉金银潭医院接管该院南楼六、七层两个重症监护病区;4月6日,又全面接管了金银潭医院三个重症病区全部危重症患者。

  “我们是竭尽全力,在与死神掰手腕”,医疗队医疗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齐栩介绍,入驻金银潭医院时,两个病区一共有34名重症、危重症病人,加上后来陆续转进来的,一共有48位患者,“基本上都是需要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重症、危重症患者,还有上 ECMO 、CRRT的病人。”他介绍道,经过全体队员的努力,医疗队在金银潭医院累计收治危重患者52人,累计ECMO支持治疗1人、纤维支气管镜26人、机械通气19人、气管切开21人、气管插管15人、高流量9人、深静脉置管14人、PICC置管3人、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11人、俯卧位5人、床旁超声31人、胃肠镜6人、食管支架置入1人等。

  4月12日,医疗队与武汉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了交接并签署了两院合作协议。交接仪式上,武汉金银潭医院为医疗队队员颁发了《荣誉职工证书》并先后送上鲜花、感谢信和一面签有金银潭医院全体员工签名的院旗。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深情表示:“你们是真正的天使、真正的英雄!感谢你们为医院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清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有你们在,金银潭医院才得到了成长,有你们在,武汉市、武汉人民才得到了保护。”

  特色诊疗:使出战“疫”制胜法宝

  “这些重症、危重症患者当中,并发症非常多,我们通过前后联动、多学科诊疗、治疗关口前移等方式来保障救治效果,现在看来是非常可行的。”齐栩介绍,为了啃下危重症这块“硬骨头”,医疗队依靠团队的学科多元化,组建了包括气管切开、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纤支镜诊疗等15个“突击队”,实现大部队横向、突击队纵向救治相结合的精准模式。“便于我们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为危重症患者的个性化救治赢得时间。”齐栩介绍,这支队伍还依托整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前后方联动,随时开展专家远程会诊,提供救治手段的远程精准指导。

  医疗队总护士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科护士长宋瑾表示,医疗队护理组还依据150名护理人员的专业特点组成了气道管理、深静脉置管、压疮管理、CRRT、ECMO等多个专科护理小组,从而细化对病人的护理管理,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效率,减少死亡率。

  重症、危重症救治容不得喘息与放松,“所有的治疗关口一定要前移”,齐栩说,不管是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还是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医疗队都要求治疗关口、康复关口双重前移。“江苏省人民医院有着一支连续6年上榜复旦康复医学专科首位的强大康复力量,我们在接管重症监护病区之初就提出了‘让患者把康复带回家’这一目标。”医疗队队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云说,“我们要求医疗队的康复护理小组及早介入,每日对患者进行两次康复训练,让病人在治疗期就能得到更好的恢复”,刘云介绍,康复护理小组针对急危重症患者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了肺康复、体位管理等重症康复指导,最终有不止一位患者实现了由躺着到医护协助下坐着、到独立坐着,一直到站立的过渡。

  通过组建“突击队”、“专科护理小组”并将治疗、康复关口双重前移,以及随时连线江苏省人民医院“最强大脑”专家组会诊这一精准诊疗路径,使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达到了“1+1>2”的效果。医疗队支援武汉过程中,精准救治瞬间接踵呈现:接管武汉一院的第6天,在无超声引导下仅耗时1分钟就为一名重症患者开展深静脉置管术;2月27日,在5分钟内为70 岁高龄患者完成气管切开;3月3日晚,在一墙之隔的两个病房内同步开展ECMO(体外膜肺氧合)和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3月29日,用56秒创新性采用改良经皮锥形扩张气管切开术紧急施救危重患者;4月3日,历时3分钟成功开展武汉首例食管支架置入术救治食管气管瘘患者......一个个“生命奇迹”就此续写。

  人文关怀:开出战“疫”心灵处方

  在武汉主战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员们秉承医院“以人为本”的宗旨,处处注入人文关怀,悉心照料患者,开出了一张张心灵处方。

  队员、老年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倩在武汉一院重症监护室工作时,每天都会对几名危重患者重点“关照”一下。有位病人一直担心住在同一层轻症病区的老伴,“上班前我用手机录下了她老伴的视频,晚上一接班,就放给她看,她心里就踏实了。”

  4月9日是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邓飞在金银潭医院的最后一个夜班。谈及支援经历,邓飞说:“我的感悟就是,只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病人就可以感受得到。”邓飞介绍,除了日常医疗护理工作,患者还有很多生活细节需要照护,“比如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容易干,我就给他们做加热湿化让他们更舒适;患者焦虑、孤独,我就习惯性地把患者手机放在枕头边;做CRRT治疗的患者会低体温、怕冷,我就把自己的电热毯给他们用。”在金银潭医院,大部分患者不能说话只能以纸笔交流,时间长了不需要患者写他们就能提前“秒懂”,及时喂水、帮助解手等等。“有次治疗忙完后,一位80岁的老爷爷在纸上写了‘我爱你’,中间是一个爱心,我看到后非常惊讶,那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邓飞说。

  发自真心的人本关怀,深深打动了每一位患者。3月30日,金银潭医院11床患者怎么也没想到能吃上一碗生日面。当看到病房里医护人员为她齐唱生日歌,她眼含泪光,露出了自父亲患新冠肺炎病重到去世后久违的笑容。“我要谢谢江苏队,去年我在南京过生日,今年是南京给我过生日,谢谢你们给我第二次生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返程前,除完成救治任务之外,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还做了一项重点的交接工作。据悉,自4月9日起,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就从管理、医疗、护理、院感、康复等各个方面与武汉金银潭医院相关部门进行了经验交流与建议分享。“我们医疗队走了,这些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还要继续,我们希望能为武汉、为金银潭提供江苏经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战‘疫’队伍。”刘云说。

  (来源:江苏健康广播/沈颖 通讯员/何雨田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