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王先生日前展示了他收藏的民国时期本地手稿《随笔漫录》,常州图书馆馆员、古籍专家朱隽研究后认为,这是一份难得的常州东部地区近现代地情资料,为大众构建了晚清民国时期常州城东一带的社会风情,能补地方志之不足,为研究当地人文历史提供参考。
该手稿为线装,纸张已泛黄,大小近32开,共有近200页,每页文字约有400字,内容多数与民国时期当地史事有关,如修桥铺路、建造寺庙及早期乡镇合作社情况等。手稿中提到大量如今常州城东范围内的地名和单位、组织名称,如青城寺、白塔镇、白塔小学、塘桥、圩墩、戚墅兴隆桥、横林,以及虞桥、圻庄。据了解,这些地名大多集中于运河以南,以现今遥观镇和戚墅堰、丁堰两街道范围内为主,洛阳镇也有涉及。
据朱隽研究,手稿作者有可能为活跃于民国时期的遥观人蒋宗龄。
据查询,《遥观镇志》中有蒋宗龄撰写的《重建青城寺大殿记》,与该手稿中的《重建青城寺大殿记》相对照,内容基本一致,仅个别字有调整。文稿中还有《重修塘桥夅埂碑记》,与《遥观镇志》中署名为戚骏发撰写的《塘桥桥南修夅埂小引》相互呼应,且《塘桥桥南修夅埂小引》的备注中也提到了蒋宗龄。
蒋宗龄是清末秀才,是市级文保单位遥观白塔上石刻跋语的撰文者,民国时期曾在武进修志局工作。他还是一位谱师,编修了一批家谱,并且还开过商铺,担任过乡董等职,在当地颇有名气。
但因为缺乏印章等相关证据,手稿也不排除是文化水平较高者抄件的可能。不过,朱隽表示,即使是抄件,也有研究价值。
(来源:常州日报 编辑/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