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有班长
船有船长
河有“河长”
……
路,难不成有“路长”?
还真有!
泰州
在全省率先推行
“路长制”
如今已试行了2个多月
路长是啥?
试行效果如何?
今后还有啥举措?
一起来了解
路长是个什么“官”?
看字面,就很容易理解。路长,一路之长,管路、护路,一句话,道路“管家”。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今年年初,泰州在全省率先推行“路长制”,就是要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让每条道路有人管,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处理。
具体做哪些事?
街道设立总路长、一级路长、二级路长。
总路长由街道负责人担任
全面掌握辖区内城市管理现状,定期检查辖区内重点区域(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协调解决辖区范围内出现的疑难问题和下级路长反馈的热难点问题,并对一、二级路长的工作成效及辖区城管中队工作质量实施监督考核。
一级路长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城管市容协管员担任
每周需对责任路段巡查一次。不仅要督查市容环境卫生,还要督查、考核二级路长的工作,定期向总路长汇报。
二级路长由社区干部和数字化监督员担任
负责每日对责任路段立体综合精细巡查,劝阻各类违章行为,解决力所能及的市容环境卫生问题。对属于相关职能部门的问题,交由数字化城管监督员采集交办职能部门处置。
兼任二级路长的数字化城管监督员,需每天巡查辖区路段,积极自行处置拾暴露垃圾、铲除非法小广告、复位井盖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采集相关城市管理问题,及时上报、核查。
哪些地区试行“路长制”?
先期试点区域为海陵区城南街道辖区内的11条主次干道,具体为:
青年路
海陵路
鼓楼路
引凤路
东风路
春晖路
济川路
永泰路
梅兰路
永晖路
凤凰路
还有哪些新“动作”?
为适应“路长制”试点工作需要,4月1日起,市城管局实行“双微”机制,微小问题“马上办”。所谓的“双微”机制,就是:
城市基础设施微小破损缺失问题快速处置机制
城市管理轻微违法行为快速处置机制
今后,在“路长制”试点区域内,发现破损的行车道、人行道、井盖、户外广告、厕所部件、垃圾积存、黄土裸露等问题,城管部门将派遣专门的快速维修队伍“即坏即修”。
数据说话
泰州试点“路长制”以来
共采集各类问题信息3252条
专业部门已处置2309条
数字化城管监督员处置587条
正在处置中356条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
问题采集数量明显上升
近一周来
日均上报数量
由原来120条左右
上升至210条左右
增长75%
(来源:泰州发布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