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止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近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了《关于印发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防控技术指南的通知》,对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技术,做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来了解一下。
传染病防治"三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个性化防控技术方案包括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篇,及时指导各行各业、各类人群联防联控、精准防护。其中,针对老年人、孕妇、儿童、学生、海关(边检、卫生防疫)人员等16类人群,方案从养成卫生和文明行为、做好个体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要求。比如老年人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参加聚会、打牌、跳广场舞等活动,有慢性肺病、心脏病的老人应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佩戴口罩;儿童要勤洗手、不乱摸、不吃手、不揉眼睛;餐具、毛巾等生活用品单独使用;不去室内游乐场,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手;孕妇不要参加聚餐、聚会等活动,避免亲朋好友探视,尽量不去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的地方等。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南京医科大学全球健康中心办公室主任王建明指出,个性化防控方案便于不同的人群能够一一对应,找到对应的防治对策,其实大部分都是相似的。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其实就掌握一个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不同场所都有防控规范 精准防控更科学
对居家、办公场所、商场超市、医疗机构等20类重点场所,方案也从防护物资储备,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建立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加强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减少举办人员聚集性活动,提倡电子化办公,设立应急隔离区域和做好清洁消毒等,提出了针对性防控技术要求。
王建明表示:“比如我待在家里面需要怎么去防护?比如说戴口罩的问题,待在家里面是根本不需要戴的。你去空旷的公园、开放式场所,也不需要戴的,所以它这里面就是明确指出。另外也没必要在家里面天天用消毒剂去喷,清洁就行了。但是在一些公共场所,办公地点,企业商场就不一样了,它们是要定期预防性消毒的。”
专家表示,这份个性化防控方案,提供了可操作规范,大家可以一一对应,既不要疏于防范,也不要过度防范,精准防控,才更科学、更有效。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莹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