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疫情渐渐好转,有着烟火气息的餐饮店也陆续恢复营业。店家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食品安全更是一刻都不能放松。南京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安监环保等部门对街面上的小餐饮店进行了集中整治,发现个别商家开始在证照办理上动起了歪脑筋,使用假证照。
4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红花村“乡村大盆菜”。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在检查的过程中,就发现这家店使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均存在造假的问题。“他用的是卫生部门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发证时间是2017年,但这个时候已经在用食品经营许可证了,所以我们判断是假的,登记系统也查了没有这个证。”南京秦淮区市场监管局秦虹分局执法人员苏志华说。
执法人员表示,对于涉嫌使用伪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行为,分局已经将其进行关停,并立案调查。在现场,一名男子将餐饮店大门锁上离开,他表示,自己是房东的一个朋友,目前这家餐饮店已经关门,后续也不会再经营。
在一家馄饨店,记者发现,商家使用了一次性餐盒,不过现场无法提供任何进货票据。执法人员表示,各经营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亮照经营,落实索证索票等相关安全制度。
而在另一家汤包店,执法人员发现,店家在储存原材料时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要求商家立即进行整改。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将以网格为基础,以联动为形式,对辖区内小餐饮进行地毯式拉网排查,全面核实小餐饮店的基本情况。执法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发现食品安全方面问题,可以拨打12315反映。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