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时光轨迹,家庭档案就像一张渔网,将一段段家与国的故事从时光长河里打捞起,入网珍藏。光影穿梭,一些不同类别、不同时代的优秀家庭档案从一定程度上见证了社会的巨大变迁,记录了老百姓由温饱到小康的岁月记忆!
5张全家福,吃穿住行大变样!
照片是家庭记忆最好的载体。如皋市原摄影家协会主席康健的家里比较有特色的五张全家福照片,分别是1976年、1986年、1995年、2006年、2012年的。
照片中的人物从一家四口变成一家八口,从青葱年华到银发苍苍,从黑白照片发展成彩色照片,从粗布的确良布料发展成毛领皮草墨色太阳镜。
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如皋家庭的真实写照,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感人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是美景,每一张照片都有着时代的烙记,新中国成立以来如皋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吃穿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件件打了补丁的衣裳换成了五颜六色的衣服,一条条泥泞土路铺成了柏油路,一座座土坯房子建成了砖瓦房或楼房,一辆辆牛车马车被小轿车替代…过去拍一张照片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拿起手机就可以拍了,所以社会的进步通过我们家庭档案里一张照片就能折射出来。
小小门票刻着时代烙印
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年大学教师顾秦麒把收藏门票作为生活乐趣,收藏全国各地旅游门票已有50年达4万多张,其中关于涉及如皋的有定慧寺、水绘园等景点门票。
每个年代门票价格都不一样,上世纪70、80年代只有二元、三元,2000年以后价格提高为二十元、二十五元,2017发展为水绘园、定慧寺、东方大寿星园、丝毯艺术博物馆团体门票132元,门票价格增加了近三十倍,这些价格变化充分反映出改革开放来如皋经济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上世纪70、80年代的门票制作、设计单调,印刷粗糙,21世纪之后的门票制作精美,内涵丰富,突出个性设计,看上去赏心悦目,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让人了解其历史沿革,增长文化知识,它标志鲜明的图式,给人们游览提供方便,门票制作变化反映了如皋人民的制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过去,旅游仅仅是因为好奇、见世面,如今,旅游是随意随心的,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转变成休闲度假、享受生活,从以前的“奢侈品”变成了现在的”生活元素”。
纸质材料见证峥嵘岁月
杨春和老书记今年76周岁,1975年以来一直致力在政府工作,先后担任如皋市场北乡乡长,林梓乡党委书记,白蒲区工委书记等职位,退休后一直致力于白蒲镇历史文化传承和白蒲古街的修复。
他的家庭档案材料主要有工作日记、工作总结、发表的文章及著作手稿等等,翻开一本本纸业泛黄的手写工作日记,随意一翻,就看到上面写着50多年前的事,这些材料充分体现出类似于杨老书记革命老干部置身于改革洪流中的开拓者形象,在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主编创作的《经营管理工作手册》,推进了乡区级基层的改革开放。
在林梓乡任书记时大刀阔斧地搞改革,造公路,带领干群们搞经济建设、农业发展之路;带领党员干部抓党建,创新探索基层一线抓村干部考核责任制;退休后,作为老同志,继续为党和政府发挥余热,发展白蒲千年古镇乡村旅游路线,带领团队编修镇志。杨老书记以及如皋老一辈革命者们,为了祖国改革开放事业,为了如皋的繁荣振兴,为了老百姓更美好的未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追求卓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张张照片,一页页材料、一份份票据……精彩的家庭档案不仅让大家细细品味到美好生活的滋味,更见证了社会砥砺奋进的脚步,见证了如皋人奋力拼搏的辉煌成果。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王尧 通讯员:李小霞 皋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