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春暖花开,眼下正是竹笋生长的季节。在苏皖交界的江宁石塘村,因为周边长着很多竹子,每年春夏竹叶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好像绿色的海洋,使人心旷神怡,被大家叫作石塘竹海。竹海里也生长了很多竹笋,一些素质不高的游客就打起竹笋的主意。为此,家住竹海旁的胡德华就毛遂自荐当起了护林员,主要就负责景区防火并看护竹笋,这一干就是20年。
虽然不是节假日,可还是有不少市民前来竹海九龙潭游玩,碗口粗的竹子成了景区的特色,胡德华始终紧绷森林防火这根弦,清明时节,正是竹笋破土之时,以往每年春分至谷雨时段就会有人上山盗采春笋,给景区毛竹资源造成一定影响。这段时间除了防火还要看护竹笋不被偷采。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成了不少市民的“稀罕物”,有的甚至用手去摸。老胡介绍,刚破土的笋子非常敏感最怕摸,笋尖稍微碰一下就不长了,可是不少游客见笋子破土而出感到稀奇就会上去拍照抚摸,所以他每天在景区不停提醒游客,导致嗓子都喊哑了。老胡说,游客多时,每天走过的路程最少在8公里以上,由于竹海面积较大,巡逻时稍不注意,就有个别游客在竹子上留下一些不文明的痕迹,老胡说,现在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市民的素质也像竹子一样节节高,文明游玩成了大家的共识。
游客少的时候,老胡还带着其他护林员走进竹海深处巡逻,看护春笋,对景区每棵竹子他几乎一口说出它的年数。目前护林员已经发展为11人的志愿者队伍。每到春季,他们除了在景区向游客进行宣传劝导外,还要穿梭在山野竹林里,这一个多月竹笋破土期间,还要坚持夜间巡查。老胡说,景区深处一棵毛竹王高约30米,周长接近40公分,看起来像是一棵大树一般。
看着竹海的竹子长成茂密的竹林,吸引大量市民前来观赏游玩,让他也有了一番成就感,但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艰辛,最怕的就是遇到阴雨天。据老胡称,这个季节温度适宜、雨水充足的话,竹笋每天要长一尺多高,一个月就会长成竹子,竹笋拔节的时候,夜晚静静地听能听到它们生长的声音,就像轻微的爆炸声,几年前,一名护林员夜间巡逻走累了坐下来休息,不曾想被竹笋顶了个跟头。
如今老胡在社区的支持下,还在景区制作宣传牌,并把自己的姓名和手机号码留在上面,社区工作人员说,如今这支老年志愿者护林队,日常包括巡山防火、看护竹笋、发环保宣传单、打捞景观河、清除小广告等,也希望更多的游客能理解他们的工作,做文明游客,让石塘竹海的生态越来越好。
(来源:《零距离》记者/李强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