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张先生10岁时查出患有心脏病,因为家庭困难,没能手术。而后,他并没有感觉什么不适,一拖就是35年。近日,他突然感觉胸闷,到医院检查,心脏瓣膜已经严重病变,随时有猝死风险! 南京医生创造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为张先生彻底去除了35年的“心”病。
张先生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表现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位于心脏的阀门处,一旦出现狭窄或关闭不全,这扇“门”就如同生了锈,既打不开又关不上。以往,这类病人只能换人工瓣膜,但需要终身服药,还可能影响寿命。在评估张先生的病情后,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团队,探索出新的手术方案:将病变的瓣膜修复,让“生锈”的门重新活动起来,无需再置换昂贵的人工瓣膜。
这种手术难度极大,仅凭手术刀一点一点地给增厚瓣膜“刮锈”,直到薄如一层A4纸。
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主任医师李庆国举了个例子:如果控制不好,就会把那张“纸”给切破了,手术就会失败。
凭借精湛的技术和准确的现场操作,医生成功为张先生手术。两天之后,张先生就可以下床走路了,而35年的“心”病,终于去除。
目前,这一心脏瓣膜修复手术已使多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受益。医生介绍,我国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约有三百万。
医生提醒,45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脏有问题后,应及早看专科医生,遵从专业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乐萍 刘启鸿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