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日:同心抗疫,我骄傲,我是一名白衣战士

2020年04月07日 15:39:3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今天(4月7号)是第71个世界卫生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致敬医护、共抗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80万卫生健康工作者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一家家定点收治医院,一个个隔离点,一个个病毒检验室,不论白天黑夜,都有他们战斗的身影。同心抗疫,挽救生命,他们是让你我安心的白衣战士。

  

  南京“小汤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池云

  他们中很多人的战斗从2020年春节开始,有临床一线的权威专家,也有入职不久的新兵,在江苏本地确诊病例的救治战斗中,新冠肺炎省级救治专家组一个又一个专家们度过了终生难忘的“车轮上的春节”,每天奔波在全省各地,重症患者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1月23号,南京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作为江苏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南京“小汤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池云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抗击过非典的“老兵”,救治患者,她说自己做到了全力以赴:“作为医生,在严重的疫情面前,肯定是毫不犹豫就投入这场战斗中来了,真的是挺忙的,没有精力去想其他的,就想把病人安安稳稳地、妥妥当当地带着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这也是医生的天职。直面疫情,这是全民投入,缺不了任何人。”

  南京仙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生崔玲玉

  全省各级定点收治医院,隔离病房里统一的白色身影用无数个日夜和汗水守护生命。在预检分诊点、消杀现场、隔离观察点、防控宣教第一线,全省19万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的忙碌筑起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铜墙铁壁”。这场疫情里,南京仙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崔玲玉奋战在隔离点,第一次穿上了白色的防护服。崔玲玉说:“这是我第一次穿上了防护服。早期隔离点境外入住人员很多都是夜里入住,所以很多时候我的同事们忙完都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但没有人有怨言,也没有人退缩。我们的任务可能没有临床医生那么高精尖,但也是同心抗疫里不可缺少的一环。”

  江苏省疾控中心王慎骄

  各级疾控中心的病毒检测实验室里,还有无数个距离病毒最近的人。江苏省疾控中心的王慎骄说,虽然从单位到家的距离只有四公里,但不分日夜的早期那段焦灼的战斗中,他30多天都没有回过家,体重秤上一站,瘦了十多斤。王慎骄告诉记者:“来这里两个多月检测了9600余份样本,我们很多同事已经连续工作了70多天,他们有的在实验室进行检测,有的在病床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哪里有突发的急性传染病,哪里就有疾控人忙碌的身影。”

  120急救医生莫钧锐

  35岁的莫钧锐是一名普通的120急救医生。从1月21号开始转运新冠肺炎相关患者,他已经算不清自己有多少天没有休息了。“过去的两个多月里,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要转运十来个新冠肺炎相关患者,大部分时间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其实家人也有过担心。但是当这些疑似患者在我的车上转运的时候,我知道他们距离更多普通人就更远了,用我们的坚守换来更多人安心,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莫钧锐说眼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他们轮流休息的排班表已经在排了。

  同心抗疫,是他们身上共同的一抹白色,救死扶伤,守护了生命。同心抗疫,这一场尚未结束的战斗中,80万江苏卫生健康工作者还在“战斗”,他们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和感谢的白衣战士。 “我是池云,我来自南京‘小汤山’医院; 我叫崔玲玉,我是一名社区护士; 我叫王慎骄,来自省疾控中心; 我叫莫钧锐,是一名120急救医生…… 我们骄傲,我们是白衣战士。”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