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江苏好人榜”发布,这些卫生健康工作者上榜!

2020年04月06日 15:13:56 | 来源:江苏文明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

省文明办3月“江苏好人榜”揭晓

16位卫生健康工作者光荣上榜

他们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出了巨大贡献

生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一起来了解他们的凡人善举——

  他,为医务人员零感染提供专业保障

  朱云鸿,男,1972年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作为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朱云鸿来到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后,运用专业知识,和队友们一起完善医院“三区两通道”建设,确保不出现医务工作者感染的情况。

  他,用专业和爱心获得武汉病人信任

  秦湧,男,1970年生,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1月25日,秦湧作为第一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前往武汉。他充分发挥专科医生优势,在救治患者的同时,重视对他们心理疏导,得到患者的信任与尊重,被称为“江苏来的好医生”。

  她,主动进入隔离病区救治患者

  季芳,女,1980年生,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季芳主动报名进入徐医附院隔离病区,并积极改建隔离病房、绘制消毒隔离流程图、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她曾在隔离病区连续救治患者20多天。

  他,牵头本院病区建设又带队支援黄石

  冯健,男,1968年生,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冯健迅速组建危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病区,深入病房梳理病人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同时主动承担南通市危重症患者会诊任务。他还主动报名支援湖北黄石,并作为队长及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第八临时党支部书记,将抗疫“阵地”移师最前沿。

  她,冲锋在前驰援湖北一线

  张立,女,1981年生,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2月2日,张立作为第三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与队友一起接管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区。支援湖北期间,她不怕危险、冲锋在前,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工作。

  他,构筑院内新冠肺炎防控七道防线

  邵旦兵,男,1976年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邵旦兵在负责医院急诊科工作的同时,还主动承担发热门诊、全区会诊等工作,并担任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他全天候诊治各类发热或可疑病例,并不断完善发热门诊流程,在院内构筑起新冠肺炎防控七道防线。

  他,奋战在武汉重症救治高风险岗位

  邵向荣,男,1978年生,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疫情发生后,邵向荣第一时间报名增援武汉。他和队友先后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监护室和重症隔离病房,承担病人气管插管、采集咽拭子等工作,最多时一次连续采集患者22名。

  他,赶赴黄石高效救治患者

  黄汉鹏,男,1981年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2月11日,黄汉鹏作为领队支援湖北黄石。接到任务后,他迅速在院内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重新设置感染控制通道,坚守隔离病区完善患者治疗方案,院内无一名医护人员感染,收治的108名患者无一人死亡。

  他,坚守武汉疫情防控一线60多天

  王嵬,男,1982年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所消毒组组长。作为最早一批抵达武汉的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之一,王嵬至今仍坚守在武汉疫情防控一线。他发挥消毒与感控专业特长,深入武汉医疗机构查找感控风险,梳理消毒和医护人员进出流程,合理指导病区完善“三区两通道”建设,先后在当地开展各种消毒知识培训500人次。

  她,驰援武汉救治重症病人

  冯丽萍,女,1976年生,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副护士长、心胸外科ICU病房护士长。2月2日,冯丽萍驰援武汉一线,负责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人的救治护理工作。经过50多天奋战,所在病区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7名,无一死亡病例。

  她,“逆行”黄石从事病毒检测

  丁咏霞,女,1976年生,扬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技师。丁咏霞坚守疾控战线20余年,在得知全省需要组织6名PCR检验人员支援湖北后,她立即递交请愿书,奔赴湖北黄石。

  她,全身心投入救治患者

  毛婧婧,女,1990年生,宝应县柳堡镇中心卫生院护士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毛婧婧率先按下“红手印”请战支援湖北。在黄石大冶,她剪去陪伴多年的长发,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并与患者们结下深厚感情。

  他,15天连续参与16例危重症病人救治

  张亚,男,1984年生,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2月11日,张亚作为江苏对口黄石支援队队员,赶赴黄石市阳新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开展病患救治工作。15天内,张亚连续参与治疗16例危重症病人,随后又在该院发热门诊值班20余天,每天接诊发热病人10余人。

  他,制作防疫短视频累计播放5亿余次

  王杨雨凡,男,1986年生,徐州市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医生。王杨雨凡在完成临床工作同时,连续4年利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平台进行大众医学科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制作50条防护相关科普视频,累计播放量5亿余次。同时,王杨雨凡每天在网络上解答网友防护相关疑问,已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

  她,创新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法100%成功取样

  刘舒,女,1983年生,东海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疫情发生后,刘舒作为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奔赴前线。在救治病患过程中,她创新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法,安全高效地完成200多次取样工作,采集成功率100%,受到患者信赖。

  她,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员”

  马卫芬,女,1980年生,常州市钟楼区邹区镇卫生院副院长。从1月23日开始,马卫芬便冲锋在疫情防控工作前沿。她安排医务人员配合村、社区做好辖区人员摸排工作,上门为摸排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检测,耐心安抚被隔离人员情绪,并在定点防疫卡口值班,用实际行动当好群众健康的“守护员”。

  (来源:江苏文明网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