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在无锡东南区域,清明时节游鸿山是一直以来的习俗,祭祖、踏青、赶集更是少不了的节目。这个清明,省级旅游度假区——无锡鸿山采用“云”游的形式,带大家感受浓浓的春意。
鸿山镇是位于无锡东南的一个美丽的小镇,风光旖旎,人文荟萃。这里有泰伯奔吴的历史传奇,有“一门六院士”的佳话,有梁鸿孟光举案齐眉的爱情典故……这里还是无锡城市logo玉飞凤的出土地,全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坐落于此。
在玉飞凤出土的鸿山遗址博物馆前,一大片金色的油菜花海吸引了游人的目光,油菜花的香甜气味十分醉人,来自无锡洛可可乐团的四位西洋乐演奏者,用大提琴和小提琴在花海中来了一场快闪表演,高雅的古典乐和金色油菜花和谐交融。
在国家4A级景区——泰伯景区,历史文化学者、央视讲坛嘉宾袁灿兴教授介绍了祭祀先祖在清明节的文化意义,讲述了作为江南地区人民心目中共同的先祖——泰伯奔吴的故事。相传在 3000多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带着二弟仲庸从黄河流域带来先进的文化,带领江南百姓开凿运河、种田养蚕,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从那时起打下坚实基础,泰伯让王位让了三次,所以后世尊为至德,被司马迁《史记》列为“第一世家”。
漫步在梁鸿湿地公园、伯渎河岸边,古色古香的亭子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传承人用女书写下了二十四节气,色空鼓空灵悠远的演奏声飘荡在湿地公园的上空……
春和景明,更有时令美味。用清明时节的大麦打成汁,揉进白色的面粉里做成的青团子在江南人心里是儿时的记忆。据介绍,鸿山当地的青白团子一般有三种馅,相传青白团子是祭祀泰伯用的,后人感恩泰伯三让王位的精神,吴地方言“馅”和“让”同音,所以当地百姓做的青白团子又叫“三让团子”。
小桥流水和粉砖黛瓦交相辉映,吴侬软语与阡陌交通共寄乡愁。还有良好的产业禀赋,鸿山物联网小镇助力区域发展,智慧旅游赋能景区运营。鸿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陈松介绍,目前鸿山旅游度假区已建成泰伯景区、鸿山遗址博物馆、梁鸿国家湿地公园、钱穆钱伟长故居(怀海义庄)等旅游景区,目前正在进一步推进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并配套建设了鸿山物联网小镇展示中心、吴越水街等项目,未来也将打造成为文、商、农、旅融合发展的华东地区旅游目的地。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赵夏楠 刘康亮 编辑/张闻芝)